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霓的意思、斷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霓的解釋

亦作“ 斷蜺 ”。斷虹。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斷霓天帔垂,狂燒 漢 旗怒。” 宋 蘇轼 《兩橋詩·西新橋》:“昔橋本千柱,挂湖如斷霓。” 宋 蘇過 《飓風賦》:“斷蜺飲海而北指,赤雲夾日而南翔。”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姜女祠》詞:“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斷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

    • 斷:指斷裂、截斷,強調不連續性。
    • 霓:大氣中的光學現象,與“虹”類似但色彩排列相反,古人常将“虹霓”并稱。
    • 組合後,“斷霓”形象地描繪出彩虹斷裂、消散的景象。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多用于渲染蒼涼或遺憾的意境。例如:

    • 唐代杜牧《題池州弄水亭》用“斷霓天帔垂”形容天際殘虹如垂落的衣帶。
    • 宋代蘇轼《兩橋詩·西新橋》以“挂湖如斷霓”比喻橋梁倒映水中的殘缺之美。

三、用法與延伸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杜牧、蘇轼的相關詩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霓(duàn ní)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彩虹消失的景象。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斷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它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斷霓的拆分部首是雨,它的筆畫數是13畫。 來源和繁體: 斷霓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斯幹》一章中,用于形容雨後彩虹消散的景色。繁體字的寫法是斷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斷霓的寫法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斷字的形狀是“-£”,而霓字的形狀是“蟲+丿+一”。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而采用了現代标準化的字形。 例句: 1. 雨後,濕漉漉的大地上開始出現斷霓。 2. 斷霓消散之後,天空恢複了甯靜。 組詞: 斷霓可以作為其他詞彙的一部分組成新的詞語,比如斷霓紅(指彩虹色的紅色)。 近義詞: 彩虹 反義詞: 不彩虹 希望上述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