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識見短淺,考慮不周。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文》:“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
“短略”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短略”指識見短淺、考慮不周,常用于形容人缺乏遠見或謀劃不周全。該詞由“短”(指不足)和“略”(指謀略)組合而成,強調策略或見解的局限性。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此處用于批評對手軍事決策的輕率與短視。
“短略”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更多以近義詞(如“短視”“淺見”)替代。但在分析古文或曆史文本時,仍需理解其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背景,可參考《漢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短略(duǎn lüè),意為簡短而簡略。短(duǎn)是表示長度、時間或程度短的意思;略(lüè)是表示概括、簡要的意思。
《短略》的部首是矢(shǐ),這個部首表示箭。
《短略》的筆畫數是9畫。矢部在上面,下面是略部,略部是一個漢字單獨的部分,有6畫,加上矢部的3畫,一共是9畫。
《短略》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字。這個詞在古文中經常用于表示簡單、簡明扼要的意思。
繁體字的《短略》是「短略」,和簡體字的寫法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短的字形跟現代寫法非常相似,但略的字形不同。在古文中,略的字形是由兩個“田”字組成,表示删節或省略。
以下是一個關于《短略》的例句:
他的回答非常短略,隻用了幾個字就表達了意思。
與《短略》相關的組詞有:簡略、概略、精略。
與《短略》近義的詞有:簡潔、簡明、簡約。
與《短略》反義的詞有:冗長、細緻、詳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