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恪的意思、端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恪的解釋

端正恭謹。《舊唐書·張仲方傳》:“夫人臣之翼戴元後者,端恪緻治,孜孜夙夜,緝熙庶績,平章百揆。” 明 李東陽 《使難贈喬太常希大》:“ 希大 志行端恪,足以有為。”《明史·循吏傳·李骥》:“ 驥 持身端恪,晏居雖幾席必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恪”是漢語中較為典雅的合成詞,由“端”和“恪”二字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及近現代書面語。根據《漢語大詞典》(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線上版)解釋,“端”本義為正直、端正,《說文解字》釋為“直也”,引申為品行正直;“恪”出自《爾雅·釋诂》,意為恭敬、謹慎,《尚書·盤庚》有“恪謹天命”之例。二字合稱“端恪”,指代莊重嚴謹、恭謹守禮的行為風範。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特質,如明代張岱《陶庵夢憶》記載某官員“端恪自持,不染流俗”(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現代使用中,常見于人物傳記或曆史評述,例如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評價學者“持身端恪,治學精嚴”(來源: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庫)。從構詞法分析,“端”強調外在儀态的端正,“恪”側重内在态度的恭敬,二者共同構成内外兼修的人格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端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uān kè,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端恪”由“端”和“恪”兩字組成:


2.曆史典故與引證

據傳,春秋時期齊國大臣管仲因公正處理政務、嚴守法度,被稱為“端恪”()。古籍中也有用例:


3.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人的品行或行為,例如:


4.近義詞與延伸

類似詞彙包括“端方”“恪守”,均強調正直與遵守規則的特質。需注意,“端恪”更偏重内外一緻的嚴謹态度( )。


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舊唐書》《明史》等文獻(來源: )。

别人正在浏覽...

愛棠傲誕班生搬嘴霸下不世之略采會長久巢毀卵破程颢徹頭徹尾純色淬火堤岸多許發揭飯包反報傅重羹梅過熱紅實鹘囵貨件谏楚駕載警拂旌智衿靈禁寺空華外道狂豎馬哨眠夢命祿母位強身髯鼎升遐融合為一桑根紙山茶深得民心神秘石锛筮卦石碕首绖蜀葵縮砂蔤特特為為銅駝荊棘豚兒脫簪枉訴文界勿拜無思無慮無頭案相杵笑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