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梗飄萍的意思、斷梗飄萍的詳細解釋
斷梗飄萍的解釋
見“ 斷梗浮萍 ”。
詞語分解
- 斷梗的解釋 .折斷的葦梗。 唐 李賀 《詠懷》之一:“ 梁王 與 武帝 ,棄之如斷梗。” 宋 周邦彥 《宴清都》詞:“寒吹斷梗,風翻暗雪,灑窗填戶。”.比喻漂泊不定。 元 曹伯啟 《再和陳愛山》:“乾坤雙斷
- 飄萍的解釋 飄流的浮萍。多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或行蹤。 唐 杜甫 《東屯月夜》詩:“抱疾飄萍老,防邊舊穀屯。” 明 李景福 《暮春遺意》詩:“三春看又盡,身世一飄萍。” 甯調元 《清明憶亡友姚宏業》詩:“百二山
網絡擴展解釋
“斷梗飄萍”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比喻漂泊不定,如同折斷的莖稈和漂浮的萍草,沒有根基。常用于形容生活或身世動蕩無依的狀态。
2. 出處與例句
- 出處:明代梅鼎祚的《玉合記·祝發》。
- 例句:“想歸海樓船未有期,夢與飄風會,似斷梗飄萍誰可系。”
3. 近義詞
斷梗浮萍、斷梗流萍、四海為家。
4. 用法與感情色彩
- 語法:多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生活不固定或身世漂泊。
- 感情色彩:含貶義或中性,具體語境而定。
5. 擴展說明
該成語通過“斷梗”(折斷的植物莖)和“飄萍”(漂浮的浮萍)兩個意象,生動刻畫了無依無靠的狀态。與之結構相似的“飄萍斷梗”(詞序不同)含義相近,均比喻漂泊無定。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梗飄萍:這個詞語的意思是指一些事物或者人物突然之間被打破、分散或者離散的狀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事物或者人物在某個時候的不幸遭遇或者不幸結局。
拆分部首和筆畫:斷梗飄萍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是“木、卩、風、水”,它是一個四字詞語。它的筆畫總數是18畫。
來源:《斷梗飄萍》一詞出自傅玄的《春秋曆》。它最早用來描述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被打散的遭遇。
繁體: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斷梗飄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該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顯著變化。
例句:他的人生經曆可謂是一部斷梗飄萍的故事,充滿了坎坷和辛酸。
組詞:梗斷、飄散、萍水相逢
近義詞:離散、散落、分散
反義詞:團聚、彙集、連續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