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傍不肯的意思、傍不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傍不肯的解釋

一種“步行蟲”的俗稱。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 元豐 中, 慶州 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傍不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讀音:bàng bù kěn(或注音為ㄅㄤˋ ㄅㄨˋ ㄎㄣˇ)
含義:指一種名為“步行蟲”的昆蟲,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其名稱源于它對害蟲的捕食特性,形容其“旁邊容不得其他害蟲”。

二、詞源與文獻記載

  1. 《夢溪筆談》中的記載: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雜志一》提到,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爆發“子方蟲”(害蟲),危害農田。後出現一種形似“狗蠍”的昆蟲(即傍不肯),以鉗狀口器捕食子方蟲,最終消滅害蟲,使當年豐收。
    文言原文:

    “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

  2. 名稱由來:
    “傍不肯”意為“旁邊不容(害蟲)”,因其能快速消滅害蟲,故得此名。

三、現代解讀

四、擴展參考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現代生物學研究,可查閱《夢溪筆談》相關章節或農業昆蟲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傍不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傍不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某人在旁邊卻不敢出聲,表示對某種情況或問題缺乏勇氣或決心采取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傍(部首:人,筆畫:9) 不(部首:一,筆畫:4) 肯(部首:肉,筆畫:8) 來源: 《傍不肯》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楊柳青詠史詩》這部文學作品中,用以形容某人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不敢表态的行為。 繁體: 傍不肯的繁體字為「傍不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傍不肯的基本形狀和結構并未改變。 例句: 他在關鍵時刻傍不肯說出自己的想法。 組詞: 傍大款、傍名人、傍晚、傍邊、傍白、傍門、傍上、傍親等。 近義詞: 畏首畏尾、畏縮不前、膽怯、畏懼。 反義詞: 勇往直前、毫不猶豫、果敢行動、無所畏懼。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