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辭的意思、端辭的詳細解釋
端辭的解釋
正言。《後漢書·張衡傳》:“ 貫高 以端辭顯義。”
詞語分解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網絡擴展解釋
"端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正言",即正直、端正的言辭。該詞由"端"(正直)與"辭"(言辭)組合而成,強調語言的正派性。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後漢書·張衡傳》:"貫高以端辭顯義",指通過正直的言論彰顯道義。
字義分解:
- 端:包含正直、端正之意,如"品行不端"的反義用法;
- 辭:指文辭、語言,如"修辭""辭令"等用法。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屬于文言詞彙範疇。相關組詞可參考"端方""端直"等含"端"字的詞彙。
建議查詢《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獲取更權威的釋義及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端辭:一個500字左右的文章
端辭的意思
端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結束和告辭,表示離開時說的話。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端辭的部首是方字旁,它的筆畫數目是6畫。
來源和繁體
端辭源自古文文獻,最早出現在《左傳》。繁體字為「端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端辭的古體字寫作「端辭」,其中的「辭」字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
例句
1. 同學們臨别時,互相道了一聲端辭。
2. 在聚會結束時,我給大家說了一番深情的端辭。
組詞
端辭沒有常用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詞語。
近義詞
告辭、離别、道别
反義詞
歡迎、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