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豆萁才的意思、豆萁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豆萁才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 嘗令 東阿王 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6*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後以“豆萁才”喻才思敏捷。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豆萁才敏儁,羽獵正峥嶸。”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豆萁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豆萁才”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主要用來形容才思敏捷的文學才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來源

該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中記載的“七步成詩”故事:魏文帝曹丕命弟弟曹植七步内作詩,否則處死。曹植當即吟出“煮豆燃萁”的比喻詩,既保全性命,又暗諷兄弟相殘。後世因此用“豆萁才”代指急智與文采。

核心含義

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元稹在《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中曾用“豆萁才敏俊”形容友人文思敏捷,可見該詞在古代詩詞中已有實際用例。

“豆萁才”不僅承載了曆史典故的文化内涵,更成為中文裡贊譽快速創作能力的經典比喻,常用于評價詩文創作或急智應對的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豆萁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豆萁才》是一個成語,意為“豆和萁是同樣的東西,隻是名字不同”,指的是用不同的名字來掩蓋實質相同的事物。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豆萁才》的部首拆分為“豆(豕)”、“艹”和“才(手)”,共計10畫。

3. 來源

《豆萁才》最早可追溯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豆和萁是一種植物,本身沒有區别,隻是名稱不同。故事用來比喻兩種不同的說法、措辭,實質上指的是同一件事物。

4. 繁體

《豆萁才》的繁體寫法為《豆萁才》。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豆萁才》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6. 例句

他們的觀點其實是《豆萁才》,隻是換了個說法罷了。

7. 組詞

組詞:豆蔻、萁草、才子、才藝。

8. 近義詞

近義詞:同樣一物兩名、名不副實、言為心聲。

9. 反義詞

反義詞:真名實姓、名符其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