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絡的意思、兜絡的詳細解釋
兜絡的解釋
網袋。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白瓷》:“凡将碎器為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濕,将鐵綫鈕一兜絡,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熱,然後以濕胭脂一抹即成。”
詞語分解
- 兜的解釋 兜 ō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兜鍪。 口袋:網兜。 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兜風。用手巾兜着。 環繞,圍繞: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攬:兜售。兜銷。兜攬。 承擔,包下來:出事我兜着。 筆畫數:; 部首:兒;
- 絡的解釋 絡 (絡) ò 像網子那樣的東西:絡頭。經絡。脈絡。網絡。橘絡。 用網狀物兜住,籠罩:籠絡。 纏繞:絡紗。絡絲。絡線。 相連續,前後相接:絡穴(針灸穴位分類名)。絡續。絡繹。聯絡。 . 絡 (
網絡擴展解釋
“兜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兜絡(拼音:dōu luò)指網袋,即用網狀結構制成的容器,常用于盛放或包裹物品。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白瓷》的記載,描述了制作瓷器時用鐵線編織成兜絡來盛放碎器的工藝步驟。
二、字義分解
-
兜(dōu):
- 本義為口袋或類似口袋的物體(如衣兜、網兜);
- 引申為“用兜形攏住”(如用手巾兜着)、“環繞”(如兜圈子)、“承擔”(如“天大的事有我兜着”)等含義。
-
絡(luò):
- 指網狀物(如絲瓜絡、經絡);
- 也可表示纏繞或連接(如絡紗、聯絡)。
組合後,“兜絡”字面可理解為用網狀結構包裹或盛放物品的袋子。
三、文獻用例
明代《天工開物》記載了具體應用場景:
“用胭脂打濕,将鐵綫鈕一兜絡,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熱,然後以濕胭脂一抹即成。”
此例中,兜絡作為工具用于瓷器修複工藝。
四、擴展說明
- 用途:古代多用于手工藝或日常盛放小件物品,現代較少使用該詞。
- 關聯詞:與“網兜”“籠絡”等詞結構相似,但含義側重不同。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天工開物》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兜絡”的意思是指圍着、纏住或捆綁的意思。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纟”和“骨”,其中“纟”指的是絲繩,而“骨”則是指骨頭。字的筆畫一共有14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兜絡」。在古時候,它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還是擁有相似的意義。這個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他将手繩兜絡在一起。”關于“兜絡”這個詞的近義詞可能是“纏繞”或者“束縛”,而它的反義詞則是“解脫”或者“自由”。如果你想組詞,可以嘗試使用“兜絡網”或者“兜絡情感”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