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征西讨的意思、東征西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征西讨的解釋

謂四處征伐。 唐 楊炯 《左武衛将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鉞,東征西讨,孤虛向背,則雖女子之衆,可以當於丈夫。”《元史·木華黎傳》:“我為國家助成大業,擐甲執鋭垂四十年,東征西讨,無復遺恨。”《楊家将演義》第四一回:“若區區 漢高皇 、 宋太祖 等,特凡夫俗子耳,尚且東征西讨,遂成帝業。倘我遇之,彼當退避三舍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東征西讨"是漢語中描述軍事征伐活動的經典成語,字面指"向東征伐、向西讨伐",實際含義指四處征戰、持續進行軍事行動的狀态。該成語出自唐代文獻,初見于《左武衛将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律,東征西讨,孤虛向背"(來源:楊炯文集),後《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書多次引用,成為形容帝王将帥頻繁用兵的固定表述。

從構詞法分析,"東""西"為方位對舉,表示範圍廣;"征""讨"為近義複合,強調武力征服。其語義色彩中性偏褒揚,常見于曆史叙述或人物評價,例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釋義為"形容轉戰各地,經曆許多戰鬥"(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現代語境中,"東征西讨"可引申比喻在多個領域持續奮鬥,如商業競争或科研攻關。需要注意的是,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體,使用時需注意搭配對象,典型句式如:"這位将軍一生東征西讨,立下赫赫戰功"。近義表述有"南征北戰",反義概念為"偃旗息鼓"。

網絡擴展解釋

“東征西讨”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四處出兵征戰讨伐,形容頻繁進行軍事行動或不斷擴張勢力範圍。其中“東征”指向東方出征,“西讨”指向西方讨伐,組合後泛指多方向作戰。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唐代楊炯《左武衛将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钺,東征西讨,孤虛向背,則雖女子之衆,可以當于丈夫。”。元代《元史·木華黎傳》中也有引用,強調征戰多年的功績與遺憾。

  3. 語法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東征”和“西讨”并列組成。
    • 詞性:含褒義,多用于形容軍事統帥或國家頻繁作戰的功績。
    • 搭配:常作謂語、定語,如“他一生東征西讨,立下赫赫戰功”。
  4. 示例與延伸

    • 曆史語境:如成吉思汗東征西讨,建立龐大帝國。
    • 現代引申:可比喻在多個領域或方向持續努力(需結合上下文)。
  5. 近義詞
    “南征北戰”“戎馬倥偬”等,均強調四處征戰的經曆。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左武衛将軍成安子崔獻行狀》及《元史》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襃崇苞丘兵輪草廬三顧馳影純色第五縱隊獨異恩赦費解诽谑鳳函分類學憤悁宮聲逛廟過數過形固有頻率憨害橫失紅塵穢談家衖釂醻祭肺疾勁儆鑒進揖酒胡蘆記敍文軍操居勢靠不住诳賺魁封掠虛羅綳馬價珠鳴琴而治幕羅内耳潘河陽疲劇蒲桃青盤奇勝柔婉賞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殺殉甚且世婦水至清則無魚水中撈月水漲船高水性楊水資源説東忘西睟表讨賤頑墨蝦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