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晉的意思、二晉的詳細解釋
二晉的解釋
指 西晉 、 東晉 。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太尉上便宜表》:“蓋源起西 秦 ,波被 東漢 ,一 魏 不變,二 晉 未革,所從來者遠矣。”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晉的解釋 晉 ì 進:晉級。晉升。晉谒(進見)。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中國山西省的别稱:晉劇。 中國朝代名:西晉。東晉。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二晉”是中國曆史研究中常用的術語,具體指代以下内容:
一、基本定義
“二晉”指中國曆史上的兩個晉朝,即西晉(265年-316年)和東晉(317年-420年)。二者因政權延續關系及地理方位(西晉定都洛陽,東晉遷都建康)被合稱為“二晉”或“兩晉”。
二、曆史分期與特點
-
西晉
- 建立與統一:由司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280年滅吳後統一全國,結束了三國分裂局面。
- 短暫統治:因“八王之亂”(宗室内鬥)和五胡入侵,316年滅亡,僅存51年。
-
東晉
- 南遷與偏安: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晉朝,依靠門閥士族維持統治,控制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
- 民族融合:與北方“五胡十六國”長期對峙,促進了南北文化交融。
三、重要曆史事件
- 衣冠南渡:西晉滅亡後,中原士族大規模南遷,帶動經濟文化重心轉移。
- 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擊敗前秦,穩固了南方政權。
- 門閥政治:東晉時期士族(如王、謝家族)壟斷朝政,形成獨特的政治結構。
四、其他含義
在少數文獻(如《東周列國志》)中,“二晉”可能指春秋時期晉國分裂為翼(正統晉侯)和曲沃(旁支)的對立政權,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兩晉的政治制度或文化成就,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學術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晉》是一個曆史時期的名稱,特指中國曆史上的東晉和西晉兩個朝代。下面是關于《二晉》的一些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二晉》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二”和“晉”,兩個字共計6畫。
- 來源:《二晉》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的《書證校勘急就篇》一書中,用來稱呼東晉和西晉這兩個朝代。
- 繁體:《二晉》的繁體字為「二晉」。
-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以将《二晉》拆分為“二”和“晉”,分别是由兩個獨立的字形組合而成。
- 例句:在《二晉》時期,中國曆史上出現了許多文化繁榮和社會變革的重要事件。
組詞:《二晉》沒有特定的組詞,因為它是一個曆史時期的名稱。
近義詞:《二晉》的一個近義詞是“晉朝時期”,用來指代同一時代。
反義詞:《二晉》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指代的是具體的曆史時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