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骥的意思、二骥的詳細解釋
二骥的解釋
喻二俊傑。指 南朝 齊 劉繪 與 王诩 。骥,千裡馬。喻良俊之士。《南史·劉繪傳》:“及 豫章王 嶷 鎮 江陵 , 繪 為鎮西外兵參軍,以文義見禮。時 琅邪 王詡 為功曹,以吏能自進。 嶷 謂僚佐曰:‘吾雖不能得應嗣 陳蕃 ,然閣下自有二驥也。’”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骥的解釋 骥 (驥) ì 好馬,喻賢能:骥足(a.喻傑出的才華;b.喻才華出衆的人)。骥尾(喻依附他人而成名)。骥途(喻錦繡前途)。骥服鹽車(喻埋沒人才)。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二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兩位傑出的賢才或俊傑。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面與基本釋義
- “骥”指千裡馬,象征卓越才能或賢能之士()。因此,“二骥”字面即“兩匹千裡馬”,引申為兩位才華出衆、相輔相成的人物()。
2.曆史典故
- 該詞最早出自《南史·劉繪傳》,指南朝齊代的劉繪與王诩。兩人分别以文采和吏能見長,被豫章王蕭嶷贊為“二骥”,意為門下兩位傑出人才()。
3.延伸比喻
- 除特指曆史人物外,“二骥”也可泛喻合作無間、共同成就大事的兩位賢能者,強調互補與協作()。例如形容團隊中兩位核心成員的能力匹配與默契配合。
4.文化内涵
- 這一詞彙體現了古代對人才價值的重視,以及“良馬”與“賢士”的類比傳統,如《論語》中“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強調品德與才能并重()。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或成語用法,可參考《南史》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 二骥
二骥是一個表示“兩匹千裡馬”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二骥”的部首是馬(馬頭兒),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二骥”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典故。相傳,漢朝時期,劉邦和項羽是兩位各自出色的将領。他們之間有一次決戰之前的交流,劉邦稱自己為一匹千裡馬,想要與項羽比試一下,而項羽則稱自己為二骥,表達自己更強的實力。
繁體:
“二騏”是“二骥”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有記載漢字寫法的石刻、經典等文物中,我們可以看到“二骥”以不同的形狀和結構呈現,這是由于漢字書寫發展的曆程中出現了多種字形變異。
例句:
他們兩個人在比賽中都展現出極為出色的才能,真可謂是當代的二骥。
組詞:
二骥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近義詞:
千裡馬
反義詞:
一骥(一個千裡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