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杆子的意思、二杆子的詳細解釋
二杆子的解釋
(1) 〈方〉
(2) [rash]∶指人的脾氣莽撞、火暴
你那二杆子勁兒也該改改了
(3) [a rash person]∶指脾氣粗暴的人
詳細解釋
方言。指倔強、急躁或魯莽的人。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八章:“他有股‘二杆子’勁兒,哪裡有 石永公 ‘精’?” 李建彤 《*********》第三部第十九章:“他雖能說善道,敢作敢當,可沒有二杆子氣,是個精細人。”亦省作“ 二桿 ”。 王老九 《王保京》詩:“這娃是二杆,吹牛皮想把火車掀。”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杆子的解釋 ∶指揭竿而起的人 ∶指結夥搶劫的土匪拉杆子詳細解釋棍棒。《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些家将也都會些撂跤打拳,馬槍步箭,桿子單刀,跳高爬繩的本領。”.有一定用途的比較長的棒狀物,多直立在地上,上端較細
網絡擴展解釋
“二杆子”是中國北方多個地區使用的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詞義
- 性格特征:指人性格莽撞、魯莽或做事不計後果,常帶有貶義色彩。例如形容人做事沖動時會說“你那二杆子勁兒該改改了”。
- 人物類型:直接代指脾氣粗暴、行為不靠譜的人,如路遙小說中描述的“各村集中起來的‘二杆子’後生”。
二、方言分布與延伸含義
- 陝西方言:特指為人不靠譜,與“慫”“二”同義,甚至包含瘋癫、弱智等負面特質,可能源于土匪“二當家的”或唐代儀仗隊典故。
- 河南、山東等地:還衍生出“沒主見且執着”“光棍又沒錢”的含義,如母親責備孩子時會說“你個二杆子樣兒”。
- 東北地區:與“二”互通,形容人缺心眼或傻氣。
三、文化關聯
該詞常與其他含“二”的方言詞并列使用,如“二不愣”(魯莽愚鈍)、“二流子”(遊手好閑)等,形成對特定性格群體的揶揄表達。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口語,可作名詞或形容詞,例如:
- 貶義用法:“他就是個二杆子,别跟他計較。”
- 性格描述:“做事太二杆子容易吃虧。”
如需了解更多方言演變細節,可參考(陝西來源)和(河南用法)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杆子(èr gān zi)是一個常用的俗語,最早是用來形容人對某個事物的認識或技能不太深,隻是了解一點皮毛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二:小字邊,幾畫;
- 杆:木字旁,七畫;
- 子:子字旁,三畫。
來源:
《二杆子》一詞最早出自民間故事或民間藝術,具體的來源并無确切證據。
繁體字:
《二杆子》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二桿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二杆子」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他對這個課題隻是一知半解,完全是個二杆子。
組詞:
二三杆子、二杆子水平不錯、二杆子表演。
近義詞:
一知半解、門外漢、一丁點兒的認識。
反義詞:
精通、專家、高手。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