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的意思、二分明月的詳細解釋
二分明月的解釋
唐 徐凝 《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 揚州 。”後因以表示美好的風光。 清 吳偉業 《壽座師李太虛先生》詩:“一鬥濁醪還 太白 ,二分明月屬 揚州 。” 徐自華 《題潘蘭史江湖載酒圖》詩:“二分明月一分秋,秋滿江湖月滿舟。”
詞語分解
- 二分的解釋 .春分和秋分。《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 杜預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選·左思<魏都賦>》:“闡鈎繩之筌緒,承二分之正要。” 李善 注:“二分
- 明月的解釋 ∶明亮的月亮明月幾時有 ∶指夜明珠詳細解釋.光明的月亮。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劉大白
網絡擴展解釋
“二分明月”是一個源自唐詩的成語,其含義與揚州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èr fēn míng yuè
- 本義:古人認為天下的明月共有三分,揚州獨占其中二分,形容揚州月色格外明朗。
- 引申義:
- 代指揚州,體現其繁華昌盛(唐代時揚州為重要商業城市);
- 比喻某地風光或景緻極美。
二、出處與典故
- 出處:唐代詩人徐凝《憶揚州》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 背景:詩句以誇張手法突顯揚州月色的獨特魅力,後演變為成語。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偏正式結構,多作賓語(如“十裡畫圖新阆苑,二分明月舊揚州”)。
- 文學應用:常用于描繪自然美景或借指揚州,如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中引用此成語。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皎潔明月、月華如練(側重月色之美)。
- 反義詞:暗淡無光、烏雲蔽日(強調光線晦暗)。
五、文化寓意
該成語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贊美,更蘊含對“不完美中見極緻美”的哲思,如揚州雖未獨占全部明月,卻以二分月色聞名天下。
注:部分網頁提到“二分”指農曆二月初或代指少女(如),但權威來源未廣泛采納此說法,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分明月》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月亮被雲彩分割成兩半。它由“二分”和“明月”兩個詞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根據規範的部首和筆畫順序,拆分《二分明月》的部首是“二、日”和“月”,總共需要七個筆畫。
來源:《二分明月》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宴》一詩中,其用意為形容月亮因為雲霧而看起來被分成兩半。
繁體:《二分明月》的繁體字為「二分明月」,筆畫和意思都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簡化字體的情況下,《二分明月》的書寫方式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夜空中的雲朵幾經變化,結果出現了二分明月的景象。
組詞:可以組成“月明”、“明月”、“分明”等詞語。
近義詞:可以用“分割的月亮”、“被雲遮擋的月光”等表達相似意思。
反義詞:無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