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帚的意思、獨帚的詳細解釋
獨帚的解釋
草名。地膚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地膚》。參見“ 地膚 ”。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帚的解釋 帚 ǒ 掃除塵土、垃圾的用具:掃帚。笤帚。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獨帚”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典籍中均有明确記載。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基本釋義
“獨帚”指一種草本植物,即地膚的别名。這一解釋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五·地膚》。地膚(學名:Kochia scoparia)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植物,屬于藜科,其嫩葉可食用,種子和全草可入藥。
-
名稱來源與用途
該植物因形态類似掃帚,常被稱為“地膚”或“掃帚菜”。其别稱“獨帚”可能與其單株生長的特性或作為清潔工具的用途有關。
-
擴展說明
- 注音與結構:讀音為“dú zhǒu”,由“獨”(左右結構)和“帚”(上中下結構)組成。
- 古籍記載:除《本草綱目》外,其他文獻如《漢典》《滬江詞典》也收錄了這一詞條。
如需進一步了解地膚的藥用或植物學特性,可參考《本草綱目》原文或相關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帚(dú zhǒu)是一個漢字詞,意為獨自執掌長治久安之策。
拆分部首和筆畫:獨帚的部首是犬(quǎn)和帚(zhǒu),共有10個筆畫。
來源:獨帚一詞來源于《左傳·隱公元年》:“秋,晉人來朝,遂不去田于臨,盡以廟鄉,是以獨帚。”這句話意為:“晉國使者秋天前來朝見,不到田地,全都到廟裡宿營,因此稱之為獨帚。”可見獨帚一詞起源于古代晉國政務官員的行為。
繁體字:獨帚的繁體字為「獨帚」。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獨帚的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在安排慶祝活動時,需要主理人獨帚大局,确保順利進行。
組詞:獨帚并不常用于組詞,較為獨立地描述了執掌權力或責任的形象。
近義詞:獨斷獨行、獨自主宰、獨攬大權。
反義詞:共商決策、合作共治、群體決策。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