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雁的意思、獨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雁的解釋

亦作“ 獨鴈 ”。孤雁。 南朝 梁簡文帝 《筝賦》:“覩獨鴈之寒飛,望 交河 之水縮。” 唐 獨孤申叔 《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斷絶如殘漏,凄清不隔雲……覊人方罷夢,獨雁忽迷羣。” 宋 黃庭堅 《聽宋宗儒摘阮》詩:“寒蟲促織月籠秋,獨鴈叫羣天拍水。” 元 王恽 《春夜宴右相宅》詩:“别懷增惓惓,獨鴈謾啞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雁”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義,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

“獨雁”指離群孤飛的大雁。大雁(鴻雁)天性群居,遷徙時常列隊成行,故“獨雁”特指脫離雁群、孤身飛行的個體。《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失群的孤雁”,強調其脫離群體的狀态。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孤獨與漂泊的意象

    古典文學中,“獨雁”象征遊子羁旅、孤寂無依的心境。如杜甫《孤雁》以“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刻畫失群孤雁,暗喻戰亂中離散的漂泊者。

  2. 忠貞與守望的隱喻

    民間傳說中,雁若喪偶則終身獨居,故“獨雁”亦暗喻矢志不渝的情感。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中的離群孤雁,寄托戍邊将士的思鄉之情。

  3. 逆境中的堅韌精神

    書畫藝術常以“獨雁淩寒”表現孤高氣節。明代畫家林良的《寒汀孤雁圖》以霜天獨雁象征士人在困境中堅守志節的風骨。

三、民俗與生物學依據

大雁屬群居性候鳥,離群個體多因傷病或迷途所緻,生存能力大幅降低。這一生物學特性強化了“獨雁”在文化中的悲情色彩。《禮記·月令》載“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古人早已關注雁群遷徙規律,使“獨雁”意象更具現實基礎。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生态學研究組.《中國鳥類志》. 科學出版社(鍊接指向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官網,内容可查證)
  4. 餘輝.《明代花鳥畫研究》.故宮出版社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平台(ctext.org)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獨雁”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離群單獨飛行的雁,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孤獨、思鄉或離别的情感。以下是具體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獨”指單獨、獨自,“雁”即大雁。組合後意為“孤雁”,指脫離群體單獨行動的雁鳥()。

  2. 文學象征
    大雁常以群體遷徙,因此“獨雁”在古詩文中多象征孤獨、漂泊、離别或失群之悲。例如:

    • 南朝梁簡文帝《筝賦》:“覩獨鴈之寒飛,望交河之水縮。”
    • 唐代獨孤申叔詩句:“獨雁忽迷羣”,比喻人與群體的疏離感。

二、衍生意義

  1. 情感隱喻
    可引申為形容人處于孤獨無助的境遇,如成語“孤雁失群”()。

  2. 文化關聯
    大雁在傳統文化中有“信使”的寓意,“獨雁”也隱含傳遞思念或未達的訊息,常見于邊塞詩和羁旅題材()。

三、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句或用法,可參考《終南精舍月中聞磬》《筝賦》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啓百葉鮑氏骢嬖愛變嫌茶食差失刍言道德文章雕琢浢津斷壁殘璋方兒風風火火鳳距豐沛芣苡感想葛麻公平鈎棧規模軱戾海底合宅宏流黃房驕餌交陣集場戒轄疾伶距國量如江海良鍼領教陵木令舍流弊柳鬥鹿蹄履帶賣金面向親故七體賽荅甚都死裡求生娀簡松茂竹苞訟筒孫供奉宿土套闆萬人敵委吏文鞇銷流謝安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