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甑的意思、堕甑的詳細解釋
堕甑的解釋
《後漢書·孟敏傳》:“﹝ 孟敏 ﹞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顧而去。 林宗 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後因以“堕甑”比喻事已過去,無法挽回,不必再作無益的回顧。 宋 陸遊 《三月十六日作》詩:“功名堕甑誰能問,羞作饑鷹夜掣韛。” 吳恭亨 《感時二首寄君複鈍庵》詩:“遊山歷歷詩堪霸,堕甑沉沉口不談。”
詞語分解
- 堕的解釋 堕 (墮) ò 掉下來,墜落:堕落。堕地。堕馬。堕胎。堕甑不顧(喻對已經過去的事,不作無益的惋惜)。 堕 (墮) ī 古同“隳”,毀壞。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 甑的解釋 甑 è 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甑塵釜魚。 〔甑子〕現在蒸飯用的木制桶狀物,有屜而無底。 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曲頸甑。 筆畫數:; 部首:瓦;
網絡擴展解釋
“堕甑”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釋
“堕甑”字面指墜落的甑(古代蒸飯用的陶器),比喻對已發生的失誤或過去的事情不再糾結,強調灑脫豁達的态度。具體有兩層内涵:
- 灑脫大度:指人不為已發生的錯誤懊悔,體現豁達心胸。
- 事過不悔:引申為對無法挽回的事實不再做無益的回顧。
二、典故來源
出自《後漢書·孟敏傳》記載:孟敏在太原時,背負的甑不慎墜地破碎,他未回頭查看便離開。旁人問其緣由,他答:“甑已破,視之何益?”(甑已破碎,再看又有何用?)
三、用法與示例
- 文學引用:如宋代陸遊《三月十六日作》中“功名堕甑誰能問”,表達對功名逝去的釋然。
- 成語延伸:常以“堕甑不顧”或“破甑不顧”形式出現,強調對過往的豁達态度。
四、字詞解析
- 堕(duò):意為“墜落”,此處讀作duò,而非huī(古同“隳”,指毀壞)。
- 甑(zèng):古代蒸食炊具,多為陶制,後也指蒸餾器皿。
五、現代啟示
該詞傳遞了“不沉溺于過去”的處世哲學,常用于勸誡他人或自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或詩詞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原文及相關文學評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堕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是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傳統中國人家中鍋爐的一種,常用來蒸飯或制作食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堕甑》拆分後的部首是“土”,拆分後的筆畫數是7。
來源
據說,《堕甑》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朝徐渭的《飲冰室講義》一書中,用來形容中國古代那種用土和石地磚砌成的蒸飯鍋。
繁體
《堕甑》的繁體字是「墮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墮甑》,字形和現代稍有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堕甑是古代非常實用的廚房用具之一。
2. 我家傳統的堕甑已經使用了幾代人了。
組詞
可以與《堕甑》相關的組詞有:蒸飯、砌成、廚房用具等。
近義詞
與《堕甑》意思相近或有相似用途的詞可能是:蒸鍋、蒸器等。
反義詞
《堕甑》的反義詞可能是:鍋爐、煮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