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頭踱腦的意思、踱頭踱腦的詳細解釋
踱頭踱腦的解釋
猶言傻頭傻腦。《九尾龜》第六回:“勿殼張格位 方大少 ,着實有點踱頭踱腦。”
詞語分解
- 踱的解釋 踱 ó 慢慢地走:踱方步。踱來踱去。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腦的解釋 腦 (腦) ǎ 高等動物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在顱腔裡,主管感覺和運動。人腦又是思想記憶等心理活動的器官:腦髓。腦子(a.腦;b.指思考、記憶等能力)。腦筋。腦海。腦際。腦殼。腦顱。腦神經。腦下垂體。腦
網絡擴展解釋
“踱頭踱腦”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duó tóu duó nǎo
- 含義:形容人言行遲鈍、呆笨,帶有“傻頭傻腦”的意味。多用于方言或口語中,含貶義。
詞源與用法
- 方言背景:詞中的“踱”原指緩慢行走(如“踱方步”),但在方言中引申為“呆笨”之意。
- 文學作品:該詞最早見于清末小說《九尾龜》,例句如“勿殼張格位方大少,着實有點踱頭踱腦”,生動刻畫了人物呆滞的形象。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呆頭呆腦、傻裡傻氣、木讷遲鈍。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因思維遲緩或反應笨拙而顯得可笑的狀态,常見于口語或文學中對人物的揶揄描寫。
補充說明
-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方言或特定文學作品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
如需更多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九尾龜》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踱頭踱腦
《踱頭踱腦》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不安,遲疑不決,猶豫不定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由“足”、“止”、“目”、“月”、“玄”、“口”六個部首組成,共計17個筆畫。
來源: 《踱頭踱腦》最初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後來流傳至今。
繁體: 踱頭踱腦
古時候漢字寫法: 踱頭踱腦
例句: 他在作出決定時踱頭踱腦,一直猶豫不決。
組詞: 踱步、踱方步、踱來踱去。
近義詞: 憂心忡忡、彷徨不定。
反義詞: 毅然決然、果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