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衣糲食的意思、惡衣糲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衣糲食的解釋

同“ 惡衣菲食 ”。《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三年》:“有大将與其黨十餘人謀作亂, 行逢 知之,大會諸将,於座中擒之,數曰:‘吾惡衣糲食,充實府庫,正為汝曹,何負而反!’”《元史·張懋傳》:“ 懋 惡衣糲食,率之以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惡衣糲食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生活簡樸清苦,衣着粗劣,飲食粗糙。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用法及文化背景:


一、字義解析

  1. 惡衣(è yī)

    “惡”指粗劣、不好,“衣”即衣物。合指粗糙簡陋的衣着。

    《說文解字》釋“惡”為“過也”,引申為粗劣;《廣韻》注“衣”為“依也,人所依以蔽體”。

  2. 糲食(lì shí)

    “糲”指未經精磨的糙米,“食”即食物。合指粗劣的飯食。

    《說文解字》載:“糲,糙米也”,《玉篇》釋為“米不精”。


二、成語釋義


三、典籍出處與用例

  1. 《論語·裡仁》(儒家經典)

    孔子提倡“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強調追求道義者不應以衣食粗陋為恥。

    來源:中華書局《論語譯注》

  2. 《漢書·王莽傳》(史書)

    “莽為人儉約……惡衣糲食”,記載王莽刻意以簡樸生活标榜清廉。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

  3. 宋代司馬光《訓儉示康》(家訓)

    “衆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惡衣糲食,終其身而弗恥”,倡導節儉家風。

    來源:《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承載中國傳統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漢)

    線上查閱:中華經典古籍庫(www.ancientbooks.cn

  2.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條目:惡衣糲食(ISBN 978-7-100-17001-2)

  3.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4.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惡衣粝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è yī lì shí,其中“惡衣”指粗劣的衣服,“粝食”指糙米做的飯。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形容生活儉樸,穿粗布衣物,吃糙米粗糧。多用于褒義語境,強調甘于清貧、崇尚節儉的品質。

2.出處與典故

3.結構與用法

4.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蘇轼文集或《元史》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标準化比比劃劃操學長才廣度槌鼓誕生大餘電抗點施帝猷多端訛號垩帚飯量肥墽分道線風宣該淹锢路旱菑豪豨纥那曲合配畫獄牢回托渾渾沈沈家火葭律绛引翦截鋪結盟讦奏金陵春機器人魁薦梾木臨逆柳永落作模本泥銀遒然乳鵲折丹世親書藁戍樓竦魂駭目悚惕隋珠彈雀貪嗔韬塵韬藉佗人踏踏歌投戈晩間委雲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