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心;不忠實。《左傳·成公八年》:“是以諸侯懷德畏讨,無有貳心。” 宋 司馬光 《評漢高祖斬丁公》:“天下既定,姦不幹正,盡節者賞,貳心者誅。” 清 陳樹德 《黃陶庵先生年譜》:“主僧 無等 奉茶畢,曰:‘君進士,猶未服官,可以無死。’先生曰:‘城亡與亡,豈以出處貳心!’”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 錢謙益 與 馮銓 ,其貳心一也;一思 明 ,一忘 明 ,則惡名歸於思 明 者。”
“貳心”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不忠、異心或心意不專。通常用于形容人在忠誠度上的動搖或對事物的三心二意(、)。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貳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心思不專一,容易改變主意。
《貳心》的部首是“心”(xīn),共有8個筆畫。
《貳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部古代小說《紅樓夢》。這個成語形容賈府的賈母容易改變主意,心思不定。
在繁體中,貳心是「貳心」的寫法。
在古時候,貳心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考古資料,漢字的演變非常複雜,有些字形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域可能有所變化。然而,對于《貳心》這個成語,沒有發現其古時候的特殊寫法或變體。
1.他在工作上貳心,總是做一半就打住了。
2.她對未來的計劃總是貳心不定,經常改變主意。
貳意(改變主意)、貳念(猶豫不決)、貳言(改變說法)。
猶豫不決、三心二意、動搖不定。
堅定、果斷、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