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鄂縣的意思、鄂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鄂縣的解釋

[E county] 現在湖北省鄂城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鄂縣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其核心含義可從曆史地理與語言學角度闡釋。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鄂縣最初為西漢時期設立的縣級行政單位,屬江夏郡管轄,其轄區範圍大緻位于今湖北省鄂州市一帶。該地名源自先秦時期楚國境内的“鄂邑”,《史記·楚世家》中提到楚君熊渠曾封其中子紅為鄂王,可見“鄂”作為地域名稱具有深厚曆史淵源。

在地名學層面,“鄂”字本義指古國名,《說文解字》釋其字形為“從邑,咢聲”,屬形聲字結構,印證該字最初用于指代特定城邑。現代《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明确标注,鄂縣自三國時期曆經多次行政變革,至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置為武昌縣,完成地名演變過程。

從地域文化角度看,鄂縣遺址現存有三國時期武昌古城牆遺迹,該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印證其作為長江中遊軍事重鎮的曆史地位。據湖北省博物館考古資料顯示,鄂縣故城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與簡牍文書,為研究漢代郡縣制度提供了實物佐證。

主要參考資料:

  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漢書·地理志》原文數據庫
  2. 鄂州市人民政府官網《鄂州建制沿革》專題
  3. 國家地名信息庫《曆史地名·鄂縣》标準化詞條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昌古城考古發掘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鄂縣是中國古代地名,現為湖北省鄂州市的核心區域。其曆史沿革和文化意義可概括如下:

一、曆史沿革

  1. 先秦時期

    • 西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楚君熊渠封中子紅為鄂王,築鄂王城,成為楚國政治中心之一。
    • 戰國時期稱“鄂邑”,是楚國重要城邑,商隊活動頻繁(如“鄂君啟金節”的記載)。
  2. 秦至三國時期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設鄂縣,屬南郡,轄域覆蓋今鄂州及周邊地區。
    • 三國時期,孫權于公元221年遷都鄂縣,改名“武昌”,寓意“以武而昌”,并在此稱帝。
  3. 近代變遷

    • 1914年更名為鄂城縣,1983年撤銷縣制,設立省轄鄂州市。

二、地理位置

鄂縣位于長江中遊南岸,今鄂州市境内,曆史上是連接長江中下遊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顯著。

三、名稱變遷

四、文化意義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文化考證,可參考權威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保和不知其詳長矛遲景傳草大戶丹鳳诏點鬟釣璜老帝則東敲西逼惡衣糲食诽議棼翳佛堂凫公英閣皂關宴歸思黑祲花鬟滑座慧捷徽猛胡鳙匠氣夾鉗津注濟時矩遊快鋭狂才連累離皮亂實鹵菜峍兀馬蠲迷蹤拳奈何木遷坐竅奧切促青藜燈青冥姿曲平趣識鋭将三條九陌山陰興聖容順陽死亂太上特達蓊薆相質小體鞋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