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浙的意思、二浙的詳細解釋
二浙的解釋
宋 代行政區劃 浙江東路 與 浙江西路 的合稱。轄地約當今 浙江省 全境及 江蘇省 長江 以南地區。 宋 陸佃 《埤雅·釋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礎壁皆汗,蒸鬱成雨。” 宋 朱彧 《萍州可談》卷二:“ 高麗 人泛海而至 明州 ,則由二 浙 溯 汴 至都下,謂之南路。”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浙的解釋 浙 è 〔浙江〕a.古水名,今中國錢塘江及其上流的總稱。亦稱“漸江”、“之江”、“曲江”;b.省名,位于中國東部。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二浙”是一個具有曆史地理含義的詞彙,其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一、宋代行政區劃
-
基本定義
“二浙”是宋代行政區劃中浙江東路與浙江西路的合稱。轄地範圍大緻包括現今浙江省全境及江蘇省長江以南地區。
-
曆史背景
- 唐代已出現“兩浙”(浙東、浙西)的地理概念,宋代沿襲并細化,分為兩路。
- 陸佃《埤雅·釋木》等古籍中記載了“二浙”的氣候特征,如梅雨季節的濕潤現象。
二、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二浙”作為成語可指浙江省與福建省,但此用法在權威曆史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延伸或誤傳,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 “浙”的含義:古指錢塘江(浙江),後成為浙江省簡稱。
- 與“兩浙”的關聯:二者常混用,但“兩浙”更側重地理分區,“二浙”則特指宋代行政劃分。
建議參考《宋史·地理志》或權威曆史文獻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浙(èr zh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二”是由“二”部首構成,表示數字“2”的意思;“浙”是由“氵”部首和“折”字旁構成,表示與浙江省相關的意思。
根據筆畫的拆分,“二”部首的筆畫數為2,“氵”部首的筆畫數為3,“折”字旁的筆畫數為4,因此,“二浙”的總筆畫數為9。
“二浙”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地理名稱。“二浙”即指浙江的南北兩個部分,即江南的浙江和浙北的山西。後來,這一詞彙逐漸演變為表示浙江省全境的代稱。
在繁體字中,“二浙”保持不變。
古時候,“二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隻是在字的形狀和筆畫的順序上略有不同。
一些關于“二浙”的例句包括:
1. 我今年夏天去了二浙旅遊,感受到了浙江的美麗山水。
2. 浙江省被稱為“中國的東方之珠”,二浙是祖國南方的一塊瑰寶。
3. 我們公司在二浙有很多客戶,是我們業務的主要市場之一。
與“二浙”相關的組詞有浙江人、浙江文化、浙江菜等。
與“二浙”近義的詞語包括浙、浙江。
與“二浙”反義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