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一馬的意思、二童一馬的詳細解釋
二童一馬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 殷侯 既廢, 桓公 語諸人曰:‘少時與 淵源 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後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宋 劉克莊 《漢宮春·陳尚書生日》詞:“煩借問,二童一馬,幾時入尉瞻儀?”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馬的解釋 馬 (馬) ǎ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别人行動)。 大:馬蜂。馬勺。 姓。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二童一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兩個孩童共騎一匹馬”,實際用來指代少年時代的好友,強調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建立的深厚友誼。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記載,桓公(桓溫)回憶與殷浩(字淵源)年少時共騎竹馬的故事:“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辄取之,故當出我下。”。
- 典故引申:通過竹馬這一童年遊戲意象,隱喻純真無邪的夥伴關系,後演變為成語。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色彩,多作賓語或定語。
- 例句:宋代劉克莊《漢宮春·陳尚書生日》詞中曾用“煩借問,二童一馬,幾時入尉瞻儀?”。
四、現代文化引用
達達樂隊以“二童一馬”命名2025年全國巡演,借成語的意象表達對青春友誼的懷念,以及音樂與記憶的聯結。
五、注意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可形容“合作分擔責任”,但此用法未被權威典籍廣泛收錄,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童一馬:這個詞是指兩個小孩騎着一匹馬的場景,形象地描繪了兩個孩子分享一件物品的情景。拆分部首和筆畫:《二童一馬》的拆分部首為二(貳)、童(貢)和馬(馬),它們的筆畫分别是二畫、九畫和馬。來源:《二童一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的文學作品中,如《雜劇·雲中樂府》。繁體:《二童一馬》的繁體字和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較為繁複,但《二童一馬》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例句:今天公園裡,我看到了兩個小朋友騎着一匹馬,就像《二童一馬》的情景一樣。組詞:二人三足、一心一意、四海為家。近義詞:共同分享、合作共赢。反義詞:各自為戰、獨占一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