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兒童竹馬的意思、兒童竹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兒童竹馬的解釋

《後漢書·郭伋傳》載: 郭伋 任 并州 牧,問民疾苦,推舉賢良,所過縣邑,老幼相攜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後以“兒童竹馬”為稱頌太守之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千村轉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兒童竹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面和文化典故兩方面解釋,具體内容如下:

一、字面含義

“竹馬”指古代兒童玩具,用竹竿或竹篾制成馬頭形狀的騎具,供孩童跨坐模仿騎馬玩耍()。成語中“兒童竹馬”字面指孩童騎竹馬嬉戲的場景。


二、文化典故與引申義

  1. 稱頌地方官(典故原意)
    成語源自《後漢書·郭伋傳》:東漢官員郭伋任并州牧時,體察民情、推行善政,途經西河美稷縣時,數百名兒童騎竹馬夾道迎接。後以“兒童竹馬”稱頌太守等地方官員的德政()。

  2. 形容童年友誼(現代引申)
    隨着語言演變,現代常借“兒童竹馬”比喻童年玩伴或青梅竹馬的深厚友誼()。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兒童竹馬

兒童竹馬是指兒童時期玩的一種玩具,也是一種遊戲。兒童竹馬是由竹子制成的馬,可以扮演騎乘馬匹的角色,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與想象力的發揮。

兒童竹馬的拆分部首是“辶(fù)”和“馬(mǎ)”。辶部表示行走的意思,馬部則表示馬的意思。将兩個部首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竹馬”這個詞。

“竹馬”這個詞的來源和繁體寫法都可以從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看出來。在古代,竹是一種常見的材料,同時也有耐用、柔韌和可塑性的特點,所以人們喜歡用竹子制作各種器具和玩具,竹馬就是其中之一。在繁體字中,竹的部首“⺮”占據了一半,表明竹是構成該字的重要因素。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竹馬也有不同的寫法,如“竺馬”、“竹騎”等。這些寫法都在字形上表達了“用竹子制作的馬”的含義。

舉個例句,我們可以說:“我小時候最喜歡騎在竹馬上玩耍。”這句話中,“竹馬”就是指那個用竹子制作的馬。

于是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竹馬”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漢字的寫法,來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竹子”、“馬匹”、“騎乘”等詞都與“竹馬”有關聯。

與“竹馬”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是“木馬”(用木頭制作的馬),而反義詞可以是“真馬”(真正的活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