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股肱的意思、耳目股肱的詳細解釋
耳目股肱的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詞語分解
- 耳目的解釋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耳目之福非淺耳目靈光 ∶監視人或為别人收集情報者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詳細解釋.耳朵和眼睛。《禮記·仲尼燕居》:“若無
- 股肱的解釋 ∶大腿和胳膊。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左傳;昭公九年》 又如:股肱之臣 ∶輔佐,捍衛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夾輔
網絡擴展解釋
“耳目股肱”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ěr mù gǔ gōng,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或指親近且辦事得力的助手。
- 耳目:耳朵和眼睛,代指獲取信息、觀察事務的能力。
- 股肱:大腿和手臂,代指行動支持的力量。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唐代吳兢《貞觀政要·政體》:
“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
唐太宗以此比喻朝臣如同自己的耳目和手足,強調君臣協作的重要性。
3.用法與場景
- 古代:多形容輔佐君王的忠臣,如宰相、重臣等。
- 現代:可引申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或在困難時提供關鍵支持的人。
4.近義詞與結構
- 近義詞:股肱耳目、得力幹将、左膀右臂。
- 結構:聯合式成語,含褒義色彩,強調“信息獲取”與“行動支持”的雙重作用。
5.例句
- 古代語境:“卿等乃朕之耳目股肱,當直言谏诤。”
- 現代引申:“項目經理是團隊的耳目股肱,協調各方資源解決問題。”
這一成語生動體現了古代對“信息”與“行動”并重的治理理念,至今仍可用于形容核心支持者。如需了解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貞觀政要》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目股肱一詞是指在工作、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或事物。它的拆分部首為耳、目、股、肱,總共有14個筆畫。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用于形容在朝廷或軍隊中任職有權力的重要人物。
在繁體漢字中,耳目股肱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耳目股肱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耳字在漢字寫法中可能寫作“而”或“示”,目字可能寫作“宀”或“目”。
例句:
1. 作為一名監獄獄長,他是監獄中的耳目股肱,負責維護秩序和安全。
組詞:
耳聞目睹、耳濡目染、重要法官、要員等。
近義詞:
棟梁之材、************、重要角色等。
反義詞:
無足輕重、雞零狗碎、無關要緊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