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vel fields] 平坦的田野
平坦的田野。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二:“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唐 李夐 《恒嶽晨望有懷》詩:“禋祠彰舊典,壇廟列平疇。” 清 汪中柱 《唐栖夜泊》詩:“稻黍平疇熟,魚鰕晚市新。” 許地山 《疲倦的母親》:“車還在深林平疇之間穿行着。”
平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平坦的田地,多用于形容開闊規整的農耕土地景觀。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解析、用法示例及權威來源進行詳細說明:
基礎含義
平坦的田地。
來源:
引申内涵
常隱含田野開闊、規整有序的意象,多見于描寫田園風光或農耕場景的文學作品。
構詞解析
語義關聯:二字組合強調田地地勢的平整與連綿成片的特點。
文化意象
在古典詩文中,"平疇"常與農耕文明、自然和諧相關聯,如: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
來源:《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5325-5868-4。
現代語境
文學用例
王維《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田外"暗指平疇景象)
來源:《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ISBN 978-7-101-01701-0。
語言學著作
地理學文獻
《中國農業地理》提及:"長江中下遊平疇廣布,為稻作核心區"。
來源:科學出版社,2018年,ISBN 978-7-03-058982-6。
"平疇"作為具象的自然景觀詞彙,承載農耕文化意象,其權威釋義需結合工具書與經典文本,确保語義準确性與文化深度。
“平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平疇”指平坦的田野或廣闊的平地,常用于形容地勢開闊、一望無垠的農田或原野。例如:“沃野平疇”即形容肥沃而平坦的田地。
古文例證:
單字解析:
“疇”本義為已耕作的田地,也引申為“種類”“同類”(如“範疇”)。因此,“平疇”可理解為“平坦的田地”。
“平疇”是一個兼具自然描寫與文化意蘊的詞彙,既可用于具象的田園風光,也可承載對廣闊天地的詩意想象。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或用法,可參考《陶淵明集》或相關漢語詞典。
本出才學兼優草靸猖肆疵政燈漏調聲葉律飯糗奉帚副食附向甘餌甘橘江令菅茅郊籍假仁假義疾鬥解饞金蓮燭矜念禁氣金錢闆矍圃龛靖課調扣扃寬適媿怍樂融融連岩料猜賣楂梨沒事迷瞀摩激目擊道存内色内園捧持全跏趺坐熱烙燒煿射獵神府生死不易耍歪掉邪述蕩體面停潴枉道宛曲僞本纖末纖佞弦望獻疑小腳船效業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