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況的意思、譬況的詳細解釋
譬況的解釋
亦作“ 譬況 ”。用近似的事物來比照說明。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音辭》:“逮 鄭玄 注六經, 高誘 注《呂覽》、《淮南》, 許慎 造《説文》, 劉熙 製《釋名》,始有譬況假借以證音字耳。” 明 楊慎 《丹鉛雜錄·古人多譬況》:“ 秦 漢 以前,書籍之文,言多譬況,當求於意外。” 劉師培 《文說·和聲》:“同一字而音韻互歧,同一音而形體各判。故‘讀如’‘讀若’,半為譬況之詞;‘當作’‘當為’,亦屬旁通之證。”
見“ 譬況 ”。
詞語分解
- 譬的解釋 譬 ì 打比方:譬如。譬猶。譬若。譬語。譬喻(比喻)。 領悟。 曉谕:譬解。譬說(曉示述說)。 筆畫數:; 部首:言; 筆順編號:
- 況的解釋 況 à 情形:情況。狀況。近況。況味(境況和情味,如“他的處境不好,況況難言”)。 比方:比況。每況愈下。 文言連詞,表示更進一層:況且。何況。 姓。 古同“贶”,賜予。 筆畫數:; 部首:冫; 筆
專業解析
譬況是古漢語中一種重要的修辭與訓诂方法,指通過比喻、類比或描述情境的方式來說明抽象概念、生僻字詞或複雜事物的含義。其核心在于借助已知、具象的事物來比拟未知、抽象的對象,使意義更直觀可感。以下從詞典學角度分述其要義:
一、字義分解與核心定義
- “譬”:本義為比喻、比方。《說文解字》釋:“譬,谕也”,即通過類比使人知曉。
- “況”:意為比拟、比較,引申為借助具體情境說明事物狀态。
- 合義:指以比喻、類比或情境描述解釋詞義的方法。《漢語大詞典》定義為“用比拟的方法說明事物”。
二、訓诂學中的功能
在古代注釋典籍中,“譬況”常用于解釋字音、詞義或名物:
- 釋音:以常見音比喻難讀字音。如《淮南子·地形訓》高誘注:“旄,讀近綢缪之缪,急氣言乃得之”,通過發音情境(急氣)類比音值。
- 釋義:用相似事物比拟抽象概念。如《周禮·春官》鄭玄注:“圜謂璧琮之屬,方謂圭璋之屬”,以玉器形狀類比“圜”“方”的禮制含義。
- 釋物:描述事物特征以代定義。如《爾雅·釋獸》:“兕,似牛”,直接以常見動物“牛”比拟珍獸“兕”的外形。
三、修辭學中的運用
作為修辭手法,“譬況”通過創設類比關系增強表達效果:
- 化抽象為具象:如《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以流水喻時間流逝。
- 強化情感表達:如《詩經·邶風》“我心匪石,不可轉也”,以“石”之堅硬反襯心意堅定。
- 輔助說理論證:如《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用“爬樹求魚”譬喻行為與目标的矛盾。
四、與相關術語的辨析
- 譬喻 vs. 譬況:
譬喻是廣義修辭手法(如明喻、隱喻);譬況更側重訓诂中的類比說明,常含描述性語境。
- 描寫 vs. 譬況:
描寫重客觀陳述(如“馬,蹄可踐霜雪”);譬況需通過“比拟”建立關聯(如“馬如龍”)。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線上版鍊接(需訂閱訪問)
- 鄭玄《周禮注》,收錄于《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 王引之《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網絡擴展解釋
“譬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通過類比或近似的事物進行說明或解釋。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相關信息: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指用近似的事物進行比照說明,通過類比幫助理解抽象或複雜的概念。
- 結構解析:由“譬”(比喻、比方)和“況”(情形、狀況)組成,強調通過具體情境或相似案例闡釋問題。
2.曆史應用
- 古代文獻中的使用:最早見于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的注釋文獻。例如,鄭玄注六經、高誘注《呂氏春秋》《淮南子》時,常用譬況法解釋音韻和字義。
- 語言學作用:古代學者通過譬況法标注字音,如“讀若”“讀如”等術語,借助已知音或形近字說明未知字的發音。
3.語言學中的例子
- 音韻學應用:譬況法在早期音韻學中廣泛使用。例如,《說文解字》中通過“譬況假借”标注字音,如用“某字讀若某”的形式。
- 局限性:由于依賴主觀類比,譬況法可能導緻解釋模糊,後世逐漸被反切法等更精确的注音方式取代。
4.綜合釋義
- 方法論意義:譬況不僅是一種語言解釋手段,更是一種認知工具,通過已知推導未知,類似現代“類比推理”。
- 現代延伸:在文學、教育等領域,仍可見譬況思維的影子,如用生活案例解釋抽象理論。
5.相關文獻
- 重要記載見于《顔氏家訓·音辭》《釋名》等古籍,劉師培在《文說·和聲》中亦分析過其音韻學意義。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文獻或完整例證,可參考《顔氏家訓》《說文解字》等典籍,或訪問漢典、滬江詞典等線上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蠟明經持管丑寶觸觝春天登祇跕鸢帝唐鬥宮豐度鳳尾花糞混紛郁福嚴紫該通官政國際公制過晌顧曲周郎蝦蟆鏡豪豬靴黑米家籍解鞅浄頭金山伯金石廄将酒釀舉目無親開創客序勞爵老坡臁肕陵跨靈宇林林央央貓匿木杮青娥殿腳清恙人身攻擊儒臣時奧稅調說憙特除天壤懸隔逖聽往後亡足違謬微宵相提并論仙客賢力險魄魈鬼扱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