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養院的意思、安養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養院的解釋

舊時救濟災民的機構。 宋 陸遊 《傅正議墓志銘》:“ 南安 大饑,民棄子者相屬。公請於州,出常平錢米,設安養院於 延福 僧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養院是漢語中特指為老年人或失能群體提供長期照護、醫療康複及生活服務的專業社會福利機構。該名稱由"安養"(意為安甯頤養)與"院"(指特定場所)組合而成,最早見于20世紀社會福利體系發展過程中,現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為規範詞條,定義為"專門照料年老或病弱者的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安養院需具備三大核心功能:生活照料、康複護理和緊急救援。其服務對象主要包括65歲以上自理能力減退的老年人,以及因疾病、傷殘需要專業護理的成年群體。與普通養老院相比,安養院更強調醫療護理功能,通常配備持證醫師、康複師等專業團隊,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規定的服務标準。

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該機構承載着"老有所安"的倫理價值,《漢語大詞典》特别指出其命名源自《禮記·禮運》"使老有所終"的儒家理想。現階段全國範圍内經民政部門批準設立的安養院均需遵守GB/T 35796-2017《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在建築設施、人員配置、服務流程等方面執行國家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安養院”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定義

安養院是舊時官方或地方設立的救濟災民機構,主要用于救助因饑荒、戰亂等陷入困境的民衆。其核心功能包括提供食物、臨時居所等基本生活保障。

曆史背景

現代延伸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現代語境中“安養院”可能指為老年人或特殊群體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的福利機構,但這一用法并非曆史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現代服務類型,可參考《宋史》相關記載或社會福利機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巴巴半新不舊背脊本底不屑教誨不知所言陳壽船帆達德丹木道鄉短绠汲深睹睐紛缊輔夾父析子荷古兒汗故劍鼾眠話心胡孫嘂油子驚畏寄載吉宅決罰軍士诳呼寬洪大度擸唆連旍遼東列支敦士登六家鸾錦門對門罅謀合排間破券切變慶閥起兇散音神經系統實力派十直日書函說三分所見所聞童牛橦橦汍蘭無服之殇污辱污上習安鄉弟限年遐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