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戴盆的意思、蚍蜉戴盆的詳細解釋
蚍蜉戴盆的解釋
比喻力不能勝。 漢 焦贛 《易林·複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蚍,一本作“ 蜱 ”。
詞語分解
- 蚍蜉的解釋 一種大螞蟻詳細解釋.大蟻。《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漢 鄭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蚍蜉之所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盧殷》詩之四:“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肌。”
- 戴盆的解釋 .将盆覆戴在頭上。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子可謂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參見“ 戴盆望天 ”。.猶覆盆。喻冤屈難伸。 清 鈕琇 《觚賸·惠士陳言》:“戴盆之寃莫雪,甘就死而投淵。”
網絡擴展解釋
“蚍蜉戴盆”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pí fú dài pén
- 字面意思:螞蟻(蚍蜉)頭頂着盆子。
- 比喻義:形容能力低下卻承擔極重的任務,或指不自量力、力不能及的行為。
二、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漢代焦延壽《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 典故背景:以螞蟻試圖頂盆上山為意象,暗喻超出自身能力的徒勞努力。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
- 感情色彩:多為貶義(部分資料标注為中性),強調“不自量力”或“力不勝任”。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蚍蜉撼樹、力不能及、螳臂當車。
- 反義詞:力所能及、量力而行、遊刃有餘。
五、擴展說明
- 文化關聯:與“蚍蜉撼樹”同源,均借螞蟻的渺小反襯行為的荒謬性。
- 應用場景:多用于批評脫離實際的盲目行動,如“他接手如此龐大的項目,簡直是蚍蜉戴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易林》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蚍蜉戴盆》的意思
《蚍蜉戴盆》是中國的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功力淺薄的人卻負擔過重,自負不凡。這個成語意味着小蟲子蚍蜉能夠戴上盆子,暗喻着雖然能力有限但卻膽大妄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蚍蜉戴盆》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蟲和瓦。根據拼音首字母排序,部首蟲的筆畫數為6,部首瓦的筆畫數為5。
來源和繁體
《蚍蜉戴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篇·秋水》中的一句話:“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力量微小的蚍蜉卻膽敢挑戰大樹,強調了自不量力的愚蠢行為。
在繁體字中,《蚍蜉戴盆》是“蚍蜉戴盆”,保留了原始的意思和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成語《蚍蜉戴盆》的字形和現代漢字略有差别,但意思相同。這是因為漢字在演變和變革的過程中産生了不同的字體形式。
例句
他雖然隻是個普通職員,卻總是自負不凡,好像蚍蜉戴盆一樣。
組詞
蚍蜉、戴盆
近義詞
蚍蜉撼大樹、甕中之鼈。
反義詞
*********。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