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戴盆的意思、蚍蜉戴盆的詳細解釋
蚍蜉戴盆的解釋
比喻力不能勝。 漢 焦贛 《易林·複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蚍,一本作“ 蜱 ”。
詞語分解
- 蚍蜉的解釋 一種大螞蟻詳細解釋.大蟻。《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 漢 鄭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蚍蜉之所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盧殷》詩之四:“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肌。”
- 戴盆的解釋 .将盆覆戴在頭上。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子可謂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參見“ 戴盆望天 ”。.猶覆盆。喻冤屈難伸。 清 鈕琇 《觚賸·惠士陳言》:“戴盆之寃莫雪,甘就死而投淵。”
專業解析
"蚍蜉戴盆"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寓意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代力量微小卻承擔超出能力範圍的重任。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成語可拆解為:"蚍蜉"指大螞蟻,"戴盆"即頭頂瓦盆,字面意為螞蟻試圖用頭頂起瓦盆,比喻不自量力或勉強從事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
從構詞法分析,《成語源流大辭典》指出該成語屬于主謂式結構,通過具象生物行為傳遞抽象哲理。其典故可追溯至漢代王充《論衡》"蚍蜉戴盆,不能上山",以微小生物承載重物的意象,暗含對盲目逞強行為的警示。
現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規勸他人量力而行。如《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強調其實用場景包含:評價過高估計自身能力的決策、警示承擔難以負荷的責任等情形。相較于近義成語"蚍蜉撼樹"側重于力量對比懸殊,"蚍蜉戴盆"更突出主體與承擔對象之間的失衡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蚍蜉戴盆”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pí fú dài pén
- 字面意思:螞蟻(蚍蜉)頭頂着盆子。
- 比喻義:形容能力低下卻承擔極重的任務,或指不自量力、力不能及的行為。
二、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漢代焦延壽《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 典故背景:以螞蟻試圖頂盆上山為意象,暗喻超出自身能力的徒勞努力。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
- 感情色彩:多為貶義(部分資料标注為中性),強調“不自量力”或“力不勝任”。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蚍蜉撼樹、力不能及、螳臂當車。
- 反義詞:力所能及、量力而行、遊刃有餘。
五、擴展說明
- 文化關聯:與“蚍蜉撼樹”同源,均借螞蟻的渺小反襯行為的荒謬性。
- 應用場景:多用于批評脫離實際的盲目行動,如“他接手如此龐大的項目,簡直是蚍蜉戴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易林》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恨庵蔚百務具舉飽和溶液保綏杯弓蛇影仇貨打桃觝排敵手洞鑒廢興端華杜詩韓集諷經封洫副餘購銷差價夠着怪豔耗射鶴闱闳覽槐嶽花蠟活無常監理腳耗繳繞借券瘠氣忌時褲兜累路鄰伍柳暗花遮胪陳履忠面紅耳赤末士凝噎弄虛頭骈祉乒壇破春普遍芹茆侵侔上清宮芟荑試黜實話世樂筒桂通患銅頭鐵臂玩興違戾文宣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