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複的意思、批複的詳細解釋
批複的解釋
(1) [give an official,written reply to a subordinate body]
(2) 對下級的書面報告批注意見答複
(3) 上級答複下級請示的事項,是常用的軍用文書之一
詞語分解
- 批的解釋 批 ī 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 刮:批鑿。 口頭或用文字判定是非、優劣、可否:批準。批示。批複。批語。批閱。批判。眉批(寫在書頁天頭上的批語)。 大量:批購。批銷。 量詞,用于大宗的貨物或數量衆多
- 複的解釋 複 (①複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複。往複。 回答,回報:複命。複信。複仇。 還原,使如前:複舊。複婚。複職。光複。複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複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網絡擴展解釋
批複是上級機關用于答複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公文類型,屬于下行文種,具有法定效力。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批複是行政機關在公務活動中,針對下級提交的請示事項進行書面答複的專用文書。其核心功能是傳達上級的決策意見,如所示,具有明确的行政約束力,下級機關需嚴格執行。
二、主要特點
- 權威性與執行性:批複内容代表直屬上級機關的行政決策,效力等同于命令或決定,下級必須遵守。
- 被動性:需先有下級請示才能制發,不能主動作出。
- 針對性:僅針對請示中的具體問題答複,不涉及無關内容,且主送對象明确。
三、行文結構
- 引據部分:開頭需引用下級請示的标題或發文字號,如“你單位《關于××的請示》收悉”。
- 意見部分:明确“同意”“原則同意”或“不同意”等結論性意見,必要時補充指示要求。
- 執行要求:結尾常以“此複”“特此批複”收尾,或提出落實要求。
四、注意事項
- 内容簡明:避免冗長解釋,直接回應請示核心問題。
- 時效性:需在合理時間内答複,以免影響下級工作進度。
- 一文一複:單個批複僅對應一份請示,不可合并多個請示答複。
五、常見分類
包括審批事項批複(如項目立項)、審批法規批複(如條例修訂)和闡述政策批複(如執行标準說明)等類型。
如需具體批複範例或更詳細的格式規範,可參考《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或權威行政文書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批複的意思
批複是一個動詞,表示對某個事項或文件進行批示、回複或作出決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批複的部首是手(扌),總共有5畫。
來源
批複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繁體
在繁體字中,批複的寫法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批複可以寫作“抴復”、“抵復”或“抵覆”等不同的形式。這些寫法類似,意思相同。
例句
1. 領導已經批複了我們的計劃。
2. 我将盡快批複你的郵件。
組詞
批示、審批、回複、審核、答複、回函
近義詞
審查、批準、準許、允許、認可
反義詞
拒絕、否決、駁回、不準、不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