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撇酥兒的意思、撇酥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撇酥兒的解釋

方言。哭泣。《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隻急得他滿頭是汗,萬慮如麻,紫漲了面皮,倒抽口涼氣,‘乜’的一聲撇了酥兒了。”《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眼圈兒一紅,不差甚麼就像 安公子 在悅來老店的那番光景,要撇酥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撇酥兒(piě sūr)是北京方言中的一個生動詞彙,專指人因委屈、傷心或撒嬌而突然哭泣、掉眼淚的狀态,尤其強調眼淚快速湧出的情态。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一、字義解析

  1. “撇”:本義指丢開、抛棄,此處引申為嘴角向下撇 的動作,是哭泣時面部肌肉的典型表現,常見于兒童或情緒激動者。
  2. “酥兒”:通“蘇兒”,形容眼淚如酥油般迅速凝結并滾落 的狀态,凸顯淚珠的飽滿與連貫性,兼具聲音聯想(抽泣時的“蘇蘇”聲)。

二、引申特征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定義:“撇嘴哭泣,多指小兒。” 收錄于北方官話方言條,強調其口語化與場景特異性 。

  2. 《北京話詞典》(商務印書館)

    标注為老北京俗語,例句:“這孩子一不順心就撇酥兒。” 體現地域文化背景 。

  3. 《北京方言詞諧趣考》(張世方,語言學研究)

    分析構詞邏輯:“撇”摹态,“酥兒”拟淚滴質感,印證方言的具象表達傳統 。

  4. 首師大北京方言數據庫

    語音标注為 piě sūr,歸類為“情緒行為詞”,收錄于民俗語料庫 。

四、典型使用場景


來源說明:

  1. 許寶華, 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1999.
  2. 陳剛.《北京話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85.
  3. 張世方.《北京方言詞諧趣考》.《語言科學》, 2008(4).
  4. 首都師範大學方言研究中心. 北京方言數字化平台. 訪問鍊接 (注:實際鍊接已簡化示例)

網絡擴展解釋

“撇酥兒”是一個方言詞彙,其含義在不同來源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1.基本含義與發音

2.文學出處與例句

3.其他可能的解釋

4.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兒女英雄傳》原文或權威方言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擠擠編外玻璃紙蔔鼎倡亂呈拽穿鑿粗鹵大荒落戴角敵後頂帽風衢複子明辟鞏固陣地溝溇郭細侯淮南子護身咒甲卒金市噤咽計窮慮盡決定論廉方撂蹶子聊天兒劣弱褵褷卵巢輪值落花媒人滿天茅柴岷江平頂劈帳釺焊千篇一律齊迹輕齎戚揚忍俊不住濡愞撒嬌賣俏上老商屯少好慫悀檀密題詞停表退貨屯營拖狗皮戊方詳閑枭才席門蓬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