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疲蹇的意思、疲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疲蹇的解釋

(1).衰老的跛腳馬。 南朝 齊 謝朓 《遊山》詩:“託養因支離,乘閑遂疲蹇。” 唐 李德裕 《謝賜讓官批答狀》:“豈敢言病,謹當策勵疲蹇,上副天慈。”

(2).謙言愚鈍無能。 明 高啟 《送許先生歸越》詩:“羣龍在廷翊昌運,疲蹇豈足追騰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疲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í jiǎ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指衰老的跛腳馬
    該詞最初形容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馬匹。例如:
    • 南朝齊詩人謝朓在《遊山》中寫道:“託養因支離,乘閑遂疲蹇。”
    • 唐代李德裕的《謝賜讓官批答狀》中也提到:“豈敢言病,謹當策勵疲蹇,上副天慈。”

二、引申義解析

  1. 謙稱自身愚鈍或能力不足
    在古代文學中,“疲蹇”常被用作自謙之辭,表示自己才智平庸或力不從心。例如:
    • 明代高啟的《送許先生歸越》詩中寫道:“羣龍在廷翊昌運,疲蹇豈足追騰驤。”

其他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疲蹇”解釋為“身體疲倦、行動困難”,這一說法可能是對字面意義(疲:疲倦;蹇:跛腳)的拆分理解,但古籍中更側重其比喻義和謙辭用法。

“疲蹇”既可指具象的老弱馬匹,亦可作為文人的自謙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疲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疲蹇》是一個含義較為複雜的詞語,既可以指人的疲倦和跛行,也可以指事物的衰退和困難。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疲蹇》的部首分别是“疒”和“足”,其中“疒”表示與疾病相關,而“足”表示與腳有關。 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疲蹇》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屬于其中的一種卦象,意味着困頓和疲乏。

繁體

繁體字形為「疲蹇」,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疲蹇》在古代寫作「疲跎」。

例句

1. 大賽結束後,選手們疲蹇地走回了休息室,整個人都非常疲憊。

2. 公司面臨着困難時,總經理要帶領團隊共同努力,克服疲蹇。

組詞

疲倦、疲憊、疲勞、蹇滞、衰困、陷入疲蹇。

近義詞

疲乏、疲憊、疲勞、疲倦、困頓。

反義詞

精神煥發、生機勃發、蓬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