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媲迹 ”。
猶比肩。謂并駕齊驅。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以 文貞 名儒名相,媲迹 臯 夔 ,侍郎猶勉之如此。” ********* 《<民報>發刊詞》:“吾國縱能媲跡 歐美 ,猶不能免於第二次之革命,而況追逐於人已然之末軌者之終無成耶!”
“媲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詞義延伸
語境特征
“吾國縱能媲迹歐美,猶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 ——孫中山《<民報>發刊詞》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陳康祺《郎潛紀聞》中“媲迹臯夔”(臯陶、夔均為上古賢臣),後逐漸用于形容廣泛領域的卓越成就。
如需進一步查閱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媲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與某人(某物)在某一方面相比,旗鼓相當,不相遜色。可以形容人或物在某一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堪與其他優秀者相媲美。
《媲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女(女子),筆畫數為12劃。
《媲迹》一詞源自于古代《尚書》中的原文:“若軒明于四方外而媲矣。”其中的“媲矣”指的是能夠與另外一位傑出的人物相比拟,取得同等的成就。後來,這個概念逐漸發展為現代的“媲迹”,表示與其他人或事物在某方面的表現相媲美。
《媲迹》的繁體字為「媲迹」。
在古代,媲迹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按照《康熙字典》的古代字典記載,媲的古字形為「嬖」,帶有女兒偏旁,表示與女子相關,原本意為寵愛、寵幸。而迹的古字形為「齊」,是一個包含了很多直線的複雜字形,後來逐漸簡化為現代的「迹」。
他的音樂才華媲迹于世界級的鋼琴家。
媲美、媲美于、媲美無疑、媲美國際、媲美同行等。
不相上下、不遜于、不輸給、媲美等。
相形見绌、不及、不相及、不如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