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剽悍狡黠。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 楚 情剽狡, 吳 風澆競。”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卒施快於剽狡兮,怛就制乎彊國。”
(2).亦謂剽悍狡黠之人。《晉書·劉毅傳》:“招聚剽狡,繕甲阻兵,外託省疾,實規伺隙。”
“剽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晉書》、唐代詩文等來源。
剽狡指的是一個貶義詞,形容一個人行為狡猾、狡詐、善于利用手段來欺騙、诓騙他人的行為。
剽狡的部首為“刂”和“犭”,總共有11劃。
剽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其中,“剽”字本義為快速,後來引申為偷竊、搶劫,而“狡”字則表示狡猾、狡詐。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剽狡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善于利用手段欺騙他人。
剽狡在繁體漢字中寫作“剽狡”,沒有任何差别。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的“剽”字形狀為“戌”字旁加上“人”。而“狡”字則是由“丮”和“犬”兩個部分組成。
1. 他總是剽狡地逃避責任。
2. 小偷利用剽狡的手段來偷走了珠寶。
3. 那個政客以剽狡的伎倆獲得了選民的支持。
剽狡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剽竊:指拿走别人的創作成果或知識,而不經授權或允許。
狡黠:指形容一個人機智、狡猾。
剽狡的近義詞有:狡詐、狡猾、狡黠。
剽狡的反義詞可以是:正直、坦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