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奪取。《新唐書·李光弼傳》:“賊據高原,以長戟七百,壯士執刀隨之,委物僞遁。 懷恩 軍争剽獲,伏兵發,官軍大潰。”
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解釋,"剽獲"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語素:
完整釋義指通過強力奪取或抄襲手段取得成果,如《後漢書·西羌傳》載"剽獲車馬器械",現代多用于學術不端語境,表示剽竊他人成果據為己有。該詞收錄于《辭源》修訂本第三冊(商務印書館2015版)第2652頁。
注:由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建議在學術場景使用時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1023頁關于"剽竊"詞條的相關說明。
“剽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該詞讀作piāo huò,指通過非正當手段(如搶奪、抄襲、竊取等)獲取他人的成果或財物,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詳細解釋與出處
構成與用法
該詞既可用于具體掠奪行為,也可比喻抽象成果的竊取,使用時需注意其負面含義及語境適配性。
癟塌塌并湊不教而誅布衣蔬食采采菜飯潮面塵混碜款斥黩川阜慈臨悼痛禘樂東瀕東風寒東曦放蹄跟步鶴乘軒拫治豗擊矯士戟帶濟理袓厲铿純克紹箕裘狼牙拍連想裂膚離黍陸馳媽拉巴子猛虎綿薆愍然逆風排遣配眼棚扒吊栲破城搴陟齊步走傾回青雲料豈其崎曲氣殺鐘馗氣吞山河閏朝甚且至于蜀中停滀圖書館委羸顯暴相偪線條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