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樸疏的意思、樸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樸疏的解釋

亦作“ 樸疎 ”。質樸淺陋。亦用為謙詞。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伏念臣資樸疏,信己之學,乏進趣合變之能。” 明 徐渭 《奉督學宗師薛公》:“先生始以衣履之故而讓,其後又以樸疎以不羈而言諸人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樸疏在漢語詞典中屬于較為冷僻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詞素拆分角度解析:

  1. 本義溯源:樸(pǔ)指未加工的原木,《說文解字》注為「木素也」,象征質樸本性;疏(shū)在《康熙字典》中釋作「通也」「闊也」,引申為粗率不密。二字組合形容事物兼具天然質樸與粗放疏闊的雙重特性。

  2. 典籍用例:該詞偶見于明代文獻,如《農政全書》記載「其材樸疏,不堪梁棟」,指木材紋理粗疏。清代《廣群芳譜》描述植物特征時,有「枝葉樸疏」的記載,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收錄此用法。

  3. 現代延伸:在現代漢語中可用于形容藝術風格,如書法評論中的「樸疏筆意」,指兼具古拙質感與疏朗布局的審美特質。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歸入書面語用詞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樸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樸疏”由“樸”和“疏”組成:

二、詳細解釋

  1. 性格特質
    指人天性淳樸,不矯揉造作,如《謝除華文閣待制表》中“資樸疏”即自謙資質淺陋()。
  2. 謙辭用法
    古代文人常用此詞表達謙遜,如明代徐渭《奉督學宗師薛公》中以“樸疎”自稱()。

三、讀音與争議

四、例句與文獻引用

五、近義詞與擴展

“樸疏”既可褒揚純真性格,亦可作謙辭,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集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案堵如故焙幹徧賜冰蘗不及秋參微谄冒丑八怪得人笃笃鈍折發憂飛裙風娲扶風宮樓狗肉不上桌關念辜恩航葦黑麻麻合異鴻眇鴻雁畫檐弧光燈灰灺昏塞火星文家籍降雨嘉予節下精巧景印九伯控阨羸餓涼吹六六魚碼頭馬祖獰惡泥執阡隴軟皂濡化汕汕恃強淩弱十王受領順風轉舵唐音滔土特禀脫脂兀突突閑冰期鹹肉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