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駢拇枝指 ”。
“骈指”的詳細解釋如下:
醫學含義
指先天性手指或腳趾的畸形,即“多指症”,表現為正常指(趾)旁多生一指(趾),屬于生理異常。
文學比喻
在文學中常用于比喻冗餘、無實際作用的部分,例如文章中的贅述或畫蛇添足的内容。
總結來看,“骈指”既是一個具體的醫學概念,也被廣泛用于文學和哲學中表達對冗餘的批判。
骈指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由“骨”和“指”兩個部分組成。它的基本含義是指手指關節不靈活,使手指不能自如彎曲。
“骈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醫藥文獻中,用以描述人體肢體的異常狀況,特指手指關節僵硬的症狀。作為一個漢字,它的繁體寫法是「駢指」。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中,「骈指」曾有多種寫法。例如,在《康熙字典》所收錄的字形中,「骈指」的上部有兩個相互平行的橫線,下部則是單獨的一筆;而在《說文解字》中,它的上部是兩個相交的橫線,下部則是橫撇相連。這些不同的寫法展示了漢字書寫形态的發展與變化。
例句:他曾經骈指多年,經過物理治療後終于恢複了手指的靈活性。
相關組詞:骈枝(指多枝共生于同一位置的枝條)、骈戰(指交叉進行的戰争)、骈首就列(多指文文相扣,使文辭更加豐富)。
近義詞:僵指(形容手指關節僵硬,不靈活)。
反義詞:柔指(形容手指關節靈活、柔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