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ections and chapters]∶ 指篇幅與章節。比喻卓越的成績與貢獻
曆史的新篇章
(2) [writings]∶常指作品
文學篇章
(1).篇和章。泛指文字著作。 漢 王充 《論衡·别通》:“儒生不博覽,猶為閉闇,況庸人無篇章之業,不知是非,其為閉闇甚矣!”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何必尋木千裡,乃構大廈,鬼神之言,乃著篇章乎!”
(2).引申為曆史。 魏巍 《壯行集·寫你鮮紅的曆史》:“隻有下定決心,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用自己的赤誠和忠心來書寫今後鮮紅的篇章。”《人民日報》1975.9.3:“一九七二年 中 日 兩國政府發表了聯合聲明,結束了 中 日 間的戰争狀态,實現了兩國邦交的正常化,從而揭開了 中 日 關系史上的新篇章。”
(3).特指詩篇。 唐 賈島 《寄韓潮州愈》詩:“隔 嶺 篇章來 華嶽 ,出 關 書信過 瀧 流。” 清 俞樾 《顧子山<眉綠樓詞>序》:“餘謂詩則誠然,若編詞則又以分類為宜。蓋詩而分類,勢必割裂篇章,有一人一時之酬贈而分列數卷者。詞則異是。”
“篇章”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結合不同語境和用法,具體如下:
“篇章”既指文字作品的結構單元,也引申為曆史或成就的象征,兼具實用與文學性。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論衡》《抱樸子》等文獻()。
《篇章》一詞指的是一部文學作品中的一個段落或是一個完整的文章。它通常用來描述文章或作品的結構和布局,以及其中的章節或段落。篇章也可以表示某一領域的文字作品的總稱。
《篇章》一詞由「⺮」和「章」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篇章」一詞的最早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在《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篇章、文章的意思。在繁體字中,「篇章」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篇章」一詞也有不同的漢字寫法。其中較為常見的寫法有「編章」、「編營」等。這些寫法在古代文獻和書法作品中都可以見到。
以下是一些關于「篇章」的例句:
1. 這篇文章的篇章結構緊湊、層次分明。
2. 他的散文篇章以優美的叙述和獨特的見解著稱。
3. 這本小說的每一篇章都描繪了不同的人物命運。
與「篇章」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篇章結構
2. 篇章布局
3. 篇章風格
「篇章」的近義詞包括:
1. 文章
2. 作品
3. 章節
「篇章」的反義詞可能是:
1. 零散
2. 不完整
3. 缺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