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瓢蟲的意思、瓢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瓢蟲的解釋

昆蟲名。成蟲半球形,頭小。種類很多,顔色不一。前翅堅硬,上有黑色或黃色斑點,也有無斑點的。幼蟲體略長,尾端細小。多數種類捕食蚜蟲、螨類等,對農業、林業有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瓢蟲(學名:Coccinellidae)是鞘翅目瓢蟲科昆蟲的統稱,其名稱源于漢語中“瓢”這一器物。瓢蟲體形多呈半球形,背部隆起如瓢狀,故得此名。《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小型甲蟲,種類很多,顔色鮮豔,常具斑點,多數捕食蚜蟲等害蟲”。根據《中國動物志·昆蟲綱》記載,全球已知瓢蟲種類超過6000種,我國分布約690種,其中七星瓢蟲(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因背鞘具7個黑色斑點而成為典型代表。

從形态學角度,瓢蟲具有顯著識别特征:前胸背闆多呈梯形或半圓形,鞘翅表面光滑且常具金屬光澤,足部為隱四節式結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指出,瓢蟲的體色多呈現警戒色原理,紅、橙、黃等暖色調配合黑色斑點形成視覺威懾,這是其重要的防禦機制。在生态價值方面,《農業昆蟲學》強調,約80%瓢蟲種類為肉食性,日均捕食蚜蟲量可達百餘隻,被列為重要的生物防治物種。

文化象征層面,《中華民俗大辭典》記載,瓢蟲在民間被稱為“花大姐”,其形象常與吉祥寓意相關聯。歐洲傳統中七星瓢蟲更被視為幸運符號,這種文化認知已形成跨地域的集體記憶。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并非所有瓢蟲均為益蟲,如二十八星瓢蟲(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便是危害茄科作物的典型植食性種類。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瓢蟲”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昆蟲的統稱,拉丁學名Coccinellidae,英文名為“ladybird”(英式)或“ladybug”(美式)。其名稱源于中世紀歐洲對聖母瑪利亞(Lady)的尊稱,因瓢蟲的紅色斑點與聖母畫像中的紅色鬥篷相似。

二、形态特征

  1. 外形:成蟲體長約5-10毫米,呈半球形,背甲堅硬且顔色鮮豔,常見紅底黑點(如七星瓢蟲),也有黃、橙、黑等色。
  2. 生命周期:經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幼蟲以蚜蟲等害蟲為食,成蟲冬季聚集于石縫越冬。

三、分類與生态作用

  1. 食性分類:
    • 捕食性(占多數):如七星瓢蟲,捕食蚜蟲、螨類等農業害蟲;
    • 菌食性:以真菌為食;
    • 植食性(少數):危害農作物,如馬鈴薯瓢蟲。
  2. 分布:全球超過5000種,中國約700種,北美洲450餘種。

四、文化含義

五、其他含義

如需更完整的生物學數據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9)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倍日并行不圖草字長府初露鋒芒楚妘湊助大命将泛電船颠隕定計東陵耳目一新法喜妃子工讀軌式亥有二首六身話長短灰埃家令降居兼業輯刊嵇向款款深深寬憫楞頭青連衣黎弓六兒龍草陸生畫慢尤美猴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篾巴眸瞯尼媪匹頭樵采青牛句歧誤羣動欋疏取義升跻沈夢時辰鐘釋回增美帥長睡債四絶頑憊完實唯獨慰薦五角星消得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