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面的記載,不全面的記載。《魏書·禮志二》:“今之取證,唯有《王制》一簡,《公羊》一冊。考此二書,以求厥旨。自餘經傳,雖時有片記,至於取正,無可依攬。”
“片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片記”指片面的記載或不全面的記錄,強調内容的不完整性和局部性。該詞多用于古籍文獻中,例如《魏書·禮志二》提到:“自餘經傳,雖時有片記,至於取正,無可依攬”,表明古代學者對零散記載的審慎态度。
現代語境中,“片記”偶爾被引申為碎片化的記憶或記錄,例如“相片記錄美好瞬間”,但這一用法并非其傳統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辨析近義詞,可參考《魏書》等文獻或權威詞典。
片記是一個漢字詞,由“片”和“記”兩個字組成。
“片”字的部首是“片”字,它由四個筆畫構成;“記”字的部首是“言”字,它由七個筆畫構成。
“片記”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其中的“惵言而芬稗,颠於片記”一句即使用了“片記”。在這裡,“片記”指的是文字碎片或簡短的記錄。
在繁體中,“片記”保持不變,仍然是“片記”。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的《說文解字》,可以得知古代的“片”字和“記”字的寫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差異,所以現代人對古代漢字的寫法并不熟悉。
1. 他隻記下了一些片記,沒有詳細的記錄。
2. 這些簡短的片記幫助他回憶起過去的經曆。
- 記憶:記住和回憶事物的能力
- 記事本:用于記錄和記事的本子
- 記錄:把事物的過程或資料寫下來
紀錄、紀要、記錄
遺忘、忘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