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捧足的意思、捧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捧足的解釋

(1).簇擁其足。 晉 葛洪 《神仙傳·蘇仙公》:“﹝ 蘇仙公 ﹞ 漢文帝 時得道……及身入雲,紫雲捧足,羣鶴翺翔,遂昇雲漢而去。” 唐 孫思邈 《攝養枕中方》:“騰躡煙霞,綵雲捧足。”

(2).指捧托其足,以示敬意。 明 宋濂 《金公舍利塔碑》:“故其在山也,捧足頂禮者,項背相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捧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簇擁其足
    指人或物圍繞、聚集在腳邊,常用于描述仙道或尊貴人物的場景。例如:晉代葛洪《神仙傳·蘇仙公》記載“紫雲捧足,羣鶴翺翔”,形容蘇仙公升天時祥雲環繞足下的景象。

  2. 捧托其足以示敬意
    表示對他人的極度尊敬,通過雙手托舉對方的腳部表達謙卑。明代宋濂在《金公舍利塔碑》中提到“捧足頂禮者,項背相望”,描繪信徒虔誠禮拜的畫面。

二、用法與語境

三、參考資料

可進一步查閱《漢典》《神仙傳》等典籍,或權威古漢語詞典獲取更詳盡的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捧足

捧足是指用雙手托住腳底或沿用于比喻,表示極為恭敬或低頭緻敬之意。它的部首是手和足,總共有10個筆畫。

最早的《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捧足”這個詞,因此它的來源尚未明确。但根據其詞義,可以推測它源于古代臣民對君主或長者的敬意,以把自己的手當作腳下的足部,表示虔誠與順從。

在繁體字中,“捧足”寫作“捧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捧足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還是兩個部首手和足組成。

以下是一個關于“捧足”的例句:“他雖然是位年輕人,但經曆的事情讓許多人對他捧足仰慕。”

組詞: 捧杯、捧心、捧腹大笑、腳底闆等。

近義詞: 敬仰、崇拜、崇敬等。

反義詞: 藐視、輕視、看不起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