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蓬池的意思、蓬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蓬池的解釋

(1).古澤薮名。即 逢澤 。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 戰國 魏 地,本 逢忌 之薮。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二:“徘徊 蓬池 上,還顧望 大梁 。” 唐 韋應物 《大梁亭會李四栖梧作》詩:“至今 蓬池 上,遠集八方賓。” 明 何景明 《黃河篇》:“ 蓬池 已在 梁園 裡,嘯歌緑水洪波起。”

(2).即 蓬萊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大明宮 蓬萊殿 附近。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荷靜 蓬池 鱠,冰寒 郢水 醪。”原注:“每學士初上賜食,皆是 蓬萊池 魚鱠。” 明 李東陽 《鏡川楊淑人壽》詩:“門臨 杜曲 天相接,膾出 蓬池 手自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蓬池”是一個具有曆史與文學雙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方面:

一、地理名稱:古澤薮名“逢澤”

  1.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部,戰國時期屬于魏國領地,原為“逢忌之薮”(古代沼澤名)。

  2. 曆史文獻記載
    三國時期阮籍在《詠懷》詩中提到“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唐代韋應物、明代何景明等文人也曾引用此名,印證其作為曆史地标的地位。

二、文學意象:蓬萊池的别稱

在唐代文獻中,“蓬池”偶指長安大明宮蓬萊殿附近的池沼(今陝西西安境内),但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特定詩文場景。

綜合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詩文引用或曆史沿革,可參考《水經注》《戰國策》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蓬池》的意思

《蓬池》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一種位于池塘或湖泊中間的小島。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的湖泊中有一座小小的島嶼,給人一種甯靜、宜人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蓬池》這個詞的部首是⺆(丿字底),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蓬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楚辭·離騷》、《漢書·藝文志》等。它的形象描寫是在湖泊的中央,有一座很小的島嶼,周圍散布着蓬草。這個意象寓意着人們向往甯靜、遙遠、自然的生活。

繁體

《蓬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蓬池」。

古時候漢字寫法

《蓬池》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不過具體的寫法并不是非常确定。在古代文獻中,有的寫作「蓬㳗」、「蓬謘」、「蓬㥑」等。

例句

1. 那個湖泊中心的蓬池,像一顆明珠鑲嵌在碧玉般的湖面上。

2. 在蓬池上修建亭台,給遊客提供一個觀賞湖泊風景的絕佳位置。

組詞

1. 蓬草:指蓬池周圍散布的蓬草或青草。

2. 池塘:指水量一定的、圍以土堤的湖泊或水體。

3. 湖泊:指水面較大、水量較深、自然堆積形成的淡水水體。

近義詞

1. 荷塘:指種植蓮藕、蓮花等水生植物的湖泊或池塘。

2. 碧波:指湖泊或海洋的水面上、光滑而有層次的波浪。

3. 清波:指潔淨清澈的湖泊或河流中的波浪。

反義詞

1. 陸地:指不被水體所覆蓋的地面。

2. 幹旱:指長時間缺乏雨水的自然現象。

3. 旱地:指缺乏水分、無法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