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朋奸 ”。
亦作“ 朋姦 ”。1.朋比為奸。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黼 晚乃推行 京 意,朋姦誤國如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弁報恩》:“其子 毛錦 請襲世職,兵科給事 潘勛 駁之,謂 倫 因婿 楊玉 入 劉瑾 黨,朋奸亂政,即十世不可宥。”《三元裡人民抗英鬥争史料·道光朝留中密奏》:“今集小丑成羣,屢犯吾境……朋奸日甚,喪盡天良。”
(2).指朋比為奸的人。 明 陸采 《懷香記·受诏安邊》:“我此去後,朋奸滿朝。有誰在皇上面前,肯方便一言。”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籲,朋奸害正,摧我屏藩。”
“朋奸”并非獨立詞彙,而是來源于成語“黨惡朋奸”或“朋比為奸”的組合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朋”指朋比(勾結),“奸”指作惡或奸邪之人。兩字連用表示壞人互相勾結、共同作惡的行為。例如“黨惡朋奸”出自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強調袒護惡人、狼狽為奸。
2. 關聯成語解析
3. 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描述政治、社會中的勾結腐敗現象,具有較強貶義。使用時需結合完整成語,避免單獨拆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文獻。
《朋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木(部首)和奸(部首)。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朋奸》一詞的來源不太确定,但在古代文字中曾經存在。它是漢字的一種繁體字形式,通常用于傳統文化和文學作品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組成方式可能會有一些變化。關于《朋奸》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目前确切的資料不多,但可以通過研究古代文字和文獻來了解。古代的漢字有許多變體和繁體,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
1. 他們從小就是朋奸,在一起經曆了許多事情。
2. 這個小組内的幾個成員常常朋奸作惡,給公司造成了很多麻煩。
朋友、奸詐、朋情、奸商、朋侪、奸計、友奸、朋派、奸人、朋恩等。
朋友、交往、同伴、夥伴、知己。
仇敵、對立、疏離、陌生、敵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