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在腰部的佩飾。 明 顧大典 《青衫記·坐濕青衫》:“邂逅相逢如天造,怎忍似棄言的,解珮要。”一本作“佩要”。
“佩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佩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佩帶之物的重要性或關鍵性。具體而言,用來指代戰争中軍人佩戴的武器或軍服中的配飾,也可以泛指日常生活中佩戴的任何重要物品。
《佩要》一詞的第一個漢字“佩”,拆分部首為“亻”(人字旁),總共有8畫。第二個漢字“要”,拆分部首為“衤”(衣字旁),總共有9畫。
《佩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的使用。佩帶之物在古時代往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因此形成了“佩要”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第一個字“佩”可以寫作“珮”,其字形旁邊有邊狀的珠飾,表示佩帶在身上的裝飾物。第二個字“要”在古代常以“腰”字的形式出現,兼有“束腰”或“系腰”的意思,代表佩戴在腰間的物品。
1. 在古代中國,佩要的選擇常常體現了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
2. 這把劍是一把曆史悠久的佩要,傳承了幾代家族的榮耀。
與《佩要》相關的組詞有:
1. 佩帶
2. 佩戴
3. 佩飾
4. 重要
5. 關鍵
與《佩要》意思相似的近義詞有:
1. 要害
2. 關鍵
3. 重要
與《佩要》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有:
1. 不重要
2. 不關鍵
3. 不要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