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系蘭草。以蘭草為佩飾,表示志趣高潔。語出《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唐 韓愈 孟郊 《遣興聯句》:“朗鑒諒不遠,佩蘭永芬芳。”
佩蘭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層含義:
指佩戴蘭草或香草的行為。源于古代佩香習俗,古人将蘭草制成香囊佩戴于身,取其芬芳避穢之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冊,第153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024頁)。
特指菊科澤蘭屬草本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又名“蘭草”“醒頭草”。其特征與用途包括: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6卷(科學出版社,第32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第221頁)。
喻指高潔品行與君子風範。因蘭草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清雅脫俗的意象,故“佩蘭”引申為修身養性、崇尚德行的象征。
來源:《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以佩蘭喻修身);《說文解字注》“蘭,香草也,君子佩之”。
權威參考來源(文獻與工具書):
“佩蘭”一詞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文化象征和植物/中藥屬性兩類:
一、文化象征意義
源于《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指佩戴蘭草以喻志趣高潔,常用于詩詞中表達君子品格或文人雅士的情操。例如唐代韓愈詩句“佩蘭永芬芳”即用此典。(來源:、4、5、7)
二、植物與中藥屬性
植物特征
藥用價值
三、其他說明
佩蘭的香氣類似蘭花,古人常佩戴或用于辟穢,故得名“佩蘭”。其名稱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側重文化寓意或藥用功能,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注:關于“女子出嫁”的成語釋義僅見于低權威來源,未獲其他文獻支持,建議謹慎采信。)
呗唱輩份匾額不作草食動物超骧臣附菗蒢出訪春中黨歌鼎路二鬥翻身仗發胄風泵腐化膚末鴿炭弓挂天山鬼油麻寒晚候望黃汗葫蘆藓賈貿绛紗袍膠滞夾膝計出萬全繼絕浸劑急義開治課本曠敗老歐隴西缪力同心落阱下石鬘雲密旨朋讐牽顧妾妃禳厭熱鍋上螞蟻仍歲辱知上坐生外神龍見首濕答答首日封酸雞邃世跳鮑老狹阨鹹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