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跑龍套的意思、跑龍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跑龍套的解釋

[play an insignificant role;(Fig) be a utility man] 戲曲用語,即扮演隨從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現在常用來比喻在人手下打雜

詳細解釋

(1).在戲曲中扮演隨從或兵卒。 艾蕪 《南行記·瞎子客店》:“他愉快地說:‘教戲的師傅,說我演小生小旦都合適,可是一上台,那個 無二爺 隻準我演跟班、跑龍套。’” 秦瘦鷗 《秋海棠》十一:“後來他的年紀漸漸老起來了,《四郎探母》裡的八妹、九妹,《二進宮》裡的 徐小姐 也眼看去不成了,真要教他掮旗打傘的去充跑龍套,他卻不願。”

(2).喻指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巴金 《家》三十:“他們兩弟兄應當留在家裡擔任戲台上跑龍套的角色。”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一卷第三章:“四位牌角,除兩位幹爹外,就隻 鄒詩顯 。還缺一位怎麼辦?女老闆自我奮勇:‘我來配一角奉陪。’ 淩正疇 照例在旁邊跑龍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跑龍套”是一個源自中國傳統戲劇的術語,現多用于比喻在他人手下從事次要或輔助性工作。具體解釋如下:

一、戲劇中的原始含義

  1. 角色定位
    指戲曲中扮演士兵、差役、侍從等配角的演員,通常由4人組成“一堂”單位,通過整齊劃一的動作和隊形變化烘托主角或場景氛圍。

    • 名稱由來:因戲服常繡有龍紋,故稱“龍套”。
    • 表演特點:需熟悉固定站位、隊形及曲牌,且表情嚴肅、動作規範。
  2. 功能與象征
    通過少數人表現千軍萬馬的場景,體現“以少見多”的舞台藝術效果。

二、現代引申含義

  1. 比喻意義
    泛指在團隊中承擔無關緊要的雜務、輔助性工作,或擔任次要角色。例如:職場新人常從“跑龍套”開始積累經驗。

  2. 文化延伸
    沈從文在《跑龍套》一文中描述這類角色“無固定任務,姓名不上海報”,強調其默默配合主角的特性。

三、其他相關說法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戲劇表演形式或具體典故,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跑龍套》的意思

《跑龍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戲劇、電影等表演中扮演次要角色而不起重要作用的演員。這個詞也用來形容在某個事物或領域中扮演不重要、無關緊要角色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跑龍套》的拆分部首是“足”和“龍”,其中“足”是右部,表示腳;“龍”是左部,表示一種神話中的生物。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跑龍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戲曲《土嫂子》中,原意是指扮演太陽神中的小魚的演員。後來,這個詞逐漸變為指在戲劇中扮演配角的演員。現在,這個詞也廣泛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次要角色。

繁體

《跑龍套》(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跑龍套”通常以“跑小龍套”來寫,其中的“小”字是用來強調角色的次要性質。

例句

1. 他在公司中一直隻是跑龍套的角色,從來沒得到過重要的任務。

2. 這個演員從開始的跑龍套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當紅小生。

相關詞彙

組詞:配角、角色、舞台

近義詞:龍套、配角、臨時演員

反義詞:主角、要角、重要角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