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槃匜的意思、槃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槃匜的解釋

古代盥洗用具。注水用匜,承水用槃。《儀禮·公食大夫禮》:“小臣具槃匜,在東堂下。” 鄭玄 注:“為公盥也,公尊不就洗。”《後漢書·禮儀志下》:“東園武士執事下明器……槃匜一具,杖、幾各一。” 清 唐孫華 《題文姬入塞圖》詩:“ 晉 氏獻容三廢後,拂廬猶自捧槃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槃匜"是古代中國禮制文化中的一組盥洗器具,由"槃(盤)"與"匜"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文獻記載,其具體含義可分為以下四方面闡釋:

  1. 字形溯源 "槃"為"盤"的異體字,《說文解字》注:"槃,承槃也",本義為盛水的淺底器皿;"匜"字甲骨文象形為帶流口的注水器,《爾雅·釋器》稱"盥器,注水曰匜"。二字組合後特指配套使用的盥洗禮器。

  2. 器物功用 在周代禮儀中,槃匜配合使用完成沃盥之禮:《儀禮·士昏禮》記載"媵禦沃盥交",即侍者執匜傾水,受者以槃承棄水。這種"奉匜沃盥"的儀式,承載着"淨手以敬"的禮制内涵。

  3. 形制演變 考古發現顯示,西周至戰國時期的青銅槃多作淺腹圈足狀,直徑約40-50厘米;青銅匜則呈橢圓形,前有流口,後有鋬手,容量約2-3升。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早期銅鎏金槃匜,完整呈現了禮器組合的原始形态。

  4. 文化延伸 《禮記·内則》載"進盥,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說明槃匜使用體現着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漢代以後,隨着漆器工藝發展,槃匜逐漸演化為貴族墓葬中的禮儀器具組合,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雲紋漆槃與銀匜。

網絡擴展解釋

“槃匜”是一個包含器物本義與成語引申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器物本義

槃匜是古代盥洗用具的組合:

二、成語引申義

作為成語,“槃匜”比喻人有才華卻無處施展:

三、補充說明

  1. 字形演變:“槃”本義為木制承盤,後擴展指代盤狀物(參考、)。
  2. 文獻例證:清代唐孫華《題文姬入塞圖》詩“拂廬猶自捧槃匜”,此處“槃匜”仍指實用器具(參考)。

需注意,成語用法較罕見,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而器物本義在禮儀記載中更為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

安徽慠俗避嫌鼻窒長短術齒籍持行叱咤風雲初速定崗鵝雛酒二十四節氣二項式定理改過作新幹當人功成骨枯官僮顧心鴻誓姜姜就是巨構濬遐開從朗霁老太公臘人煉意零瘁靈迹靈匠六騾馬星沒屋架梁迷斷明婚正配牧竪南北曲蹑虛平奏潑才敲铿清味秋聲賦穰穰垓垓染溪宂脞鋭慮侍臣事業心拴車髓結添展徒單蛧蜽下餐鄉巴佬消化系統喜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