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ect] 背叛逃跑
他叛逃國外
背叛逃走。亦指叛逃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總論》:“豪強之欺壓愚懦,叛逃之誣害善良,譎詐多端,狀态百出。”如:他企圖叛逃投敵。
“叛逃”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背叛并逃亡的行為,特指叛國出逃。包含兩層含義:
曆史用例
清代文獻《福惠全書》提到“叛逃之誣害善良”,說明該詞在傳統語境中多用于描述背叛逃亡者對社會秩序的破壞()。
現代示例
如1976年蘇聯飛行員别連科駕駛米格-25戰鬥機叛逃日本的事件,即典型的國家機密人員叛逃案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09條: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細節,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原文或專業法律解讀。
叛逃是一個具有貶義的詞彙,一般指的是背叛原來的組織、國家或團體,逃離至其他組織、國家或團體的行為。叛逃的拆分部首是又《厶》和《辶》。
叛逃的拆分筆畫為:厶(3畫)辶(3畫)。
這個詞的來源十分有趣。最早的意思是指叛變妻子,後來逐漸引申為背叛國家或團體的行為。
在繁體中文中,叛逃被寫作「叛亡」。
在古時候,叛逃通常使用「逃亡叛」的寫法,而現代漢字約定俗成,寫作「叛逃」。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在戰争中,他叛逃了自己的部隊,投靠了敵方。
2. 這位名将竟然叛逃了皇帝,成為了反抗勢力的一員。
3. 叛逃者往往會受到原來所在組織的嚴厲懲罰。
組詞:叛徒、逃亡、背叛、離叛。
近義詞:背叛、投敵、背離。
反義詞:忠誠、歸順、效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