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蟠曲的意思、蟠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蟠曲的解釋

(1) [flat peach;peach of immortality in Chinese mythology]

(2) 一種果實扁圓的桃,又稱扁桃,果仁可食用。它的果實也稱蟠桃

(3) 古代神話傳說中所說的仙桃

詳細解釋

(1).盤旋屈曲;回環曲折。 明 楊慎 《升庵詩話·陶淵明九月九日》:“ 周麟 曰:‘ 淵明 古體蟠曲,入八句中,渾然天成, 唐 末諸人所不能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園林·靈岩山館》:“自此蟠曲而上,至禦書樓。” 朱自清 《阿河》:“籬邊還有幾株枝幹蟠曲的大樹,有一株幾乎要伸到水裡去了。”

(2).抑郁糾結。 葉聖陶 《城中·病夫》:“一縷悲酸蟠曲在心頭,似乎快要哭出來了,可是眼眶裡并沒有眼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蟠曲是漢語中形容物體曲折盤繞狀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事物呈螺旋狀或環狀彎曲的形态,常見于描述自然物象或人工造物的複雜結構。以下從詞義解析、詞源演變及權威用例三方面展開說明:

  1. 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定義,“蟠”本義為“龍蛇盤伏”,引申為“曲折環繞”,“曲”則為“彎曲不直”。二者組合後,“蟠曲”多用于描繪具有回旋、纏繞特性的物體,如老樹枝幹虬結(例:“古松蟠曲如龍”)、山勢蜿蜒起伏(例:“群山蟠曲連綿”),或抽象事物的複雜狀态(例:“心事蟠曲難解”)。

  2. 詞源解析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文獻,如《周易·系辭下》中“龍蛇之蟄”隱含蟠曲意象。漢代《說文解字》釋“蟠”為“鼠婦蟲屈曲之态”,強調其形态特征。唐代詩詞中“蟠木”形容雕飾繁複的木質工藝品,進一步拓展了應用場景。

  3. 古籍用例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描述黃山怪石“蟠曲如藤蔓”,體現自然地貌特征;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藥材“何首烏根多蟠曲”,則用于植物形态記錄。清代小說《聊齋志異·促織》以“細視之,蟋蟀蟠曲于籠中”刻畫細節,印證其文學表現力。

  4. 近義辨析

    與“盤曲”“蜷曲”相比,“蟠曲”更強調形态的恢弘性與動态感,多用于宏觀物體(如山脈、古樹)或神話生物(如龍蛇)的描述,具有古典語體色彩。《現代漢語分類詞典》将其歸類為“形态動詞”,屬書面語範疇。

  5. 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蟠曲”除保留傳統用法外,亦見于建築學(如“蟠曲廊橋設計”)、生物學(如“DNA蟠曲結構”)等專業領域。《辭海》第七版補充其引申義,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迂回狀态”,進一步擴展了詞義邊界。

網絡擴展解釋

“蟠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形容詞用法:形容曲折環繞的形态

  1. 基本含義
    同“盤曲”,指物體或路徑盤旋、彎曲、回環的狀态,常用于描述自然或人工事物的形态。例如:

    • “枝幹蟠曲的大樹”
    • “蟠曲的山路”
  2. 文學引申
    在文學中可引申為複雜、紛繁或難以理清的抽象事物。例如:

    • “人生如蟠曲的河流,充滿未知的轉折”
    • “故事情節蟠曲,引人入勝”

二、名詞用法:指代特定果實或神話意象

  1. 現實中的果實
    指扁圓形桃類果實,即“蟠桃”,果仁可食用,例如現代園藝中的扁桃品種。

  2. 神話傳說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仙桃,象征長壽與祥瑞,如《西遊記》中王母娘娘的蟠桃。


使用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坳堂本朝冰釋簸箕擘蘭藏頭護尾長圖撤資赤岸捶骨瀝髓締構抵欺方正撫局杠刀釭燭弓腳姑默過堂禾生耳弘朗後楯戶口冊解脫履金戺九隕酒巵抉瑕摘釁闚看略綽口纍離糧餽離纚南米鳥弋破悶千伏千手千眼觀音青蠅辱模三江七澤撒水拿魚僧庵上刹燒痕收系水沉誰分誰某呫畢退藏退讓賢路讬喻位階五勞武周相鄰險捍邪津心粗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