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叛降的意思、叛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叛降的解釋

叛變投敵。《曆史研究》1976年第1期:“太平軍在 金田 起義後東出 江口 期間,就毅然驅逐了已有叛降迹象的 張钊 、 田芳 等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叛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背叛己方陣營,投降敵方。它包含兩個緊密關聯的行為:“叛”指背離、反叛,“降”指歸順、屈服。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著作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背叛與歸順

    指主動背棄原本效忠的團體(如國家、軍隊、組織等),轉而投降或歸附敵對勢力。例如:

    “将領率部叛降敵軍,緻使防線潰敗。”

    (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雙重行為特征

    • 主動性:強調主動選擇背叛而非被迫投降。
    • 方向性:隱含從原屬陣營轉向對立陣營的過程。

      (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與近義詞的辨析

詞語 核心區别 示例
叛降 強調“叛+降”的完整行為鍊 “守城将領叛降敵國”
叛變 側重立場的轉變,未必涉及投降 “間諜叛變出賣情報”
投降 僅指屈服,不必然包含背叛 “彈盡糧絕後被迫投降”

(參考: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四、語用與情感色彩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符淮青. 《現代漢語詞彙》[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4. 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叛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àn jiàng(注音:ㄆㄢˋ ㄐㄧㄤˋ),其核心含義為背叛原有勢力并投靠敵對一方。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構成:

    • 叛:指“背叛”,即違背原有的忠誠或立場。
    • 降:此處讀作“jiàng”,意為“投降、屈服”,特指向敵對勢力歸順。
  2. 整體含義:

    • 強調從原有陣營脫離後,主動或被動投靠敵方,常見于曆史、軍事或政治語境中。例如《曆史研究》提到的太平軍驅逐“有叛降迹象”的張钊等人。

二、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來源與實例


四、注意區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文學用法,可參考《曆史研究》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花争妍抱珥别屋畢身創化創迹闖練黜廢刺耳次家從生粗安诋讦髑兒發奮為雄犯境覆局關牋挂笑憨戆翰墨衡蓋黃雚華軒回娘家渾不似健兒江湄簡煉教育方針禁當津徑距闉烤鴨诳報連宿逦迆落不是美雨歐風牛哀骈胎遷念契會人謀榮辱孺子可教飾車失花兒蜀菊搜章摘句碎花酥融天端眺覽鐵牡退讬土壤枉刺磑船文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