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忤的意思、旁忤的詳細解釋
旁忤的解釋
左右觸忤。《舊唐書·李绛傳》:“若不顧患禍,盡誠奏論,旁忤倖臣,上犯聖旨,以此獲罪,是陛下負臣也。”
詞語分解
- 旁的解釋 旁 á 左右兩側:旁邊。旁側。旁門。旁出。旁聽。旁若無人。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話。觸類旁通。責無旁貸。旁證。旁白(戲劇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劇中人對觀衆說的話)。旁落。 廣,廣泛:旁征博引。 邪、偏:旁
- 忤的解釋 忤 ǔ 逆,不順從:忤耳(逆耳)。忤逆(a.背犯,違反;b.不孝順父母)。忤視(逆視、抗視、正視相看)。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旁忤”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páng wǔ,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 左右觸忤:指在言行或立場上對周圍人或事物産生抵觸、違逆。例如《舊唐書·李绛傳》中記載:“若不顧患禍,盡誠奏論,旁忤倖臣,上犯聖旨,以此獲罪,是陛下負臣也。”
此句意為李绛因直言進谏觸犯了權臣和皇帝的旨意,導緻獲罪。
2.結構分析
- 旁:本義為“旁邊”,此處引申為“周圍”或“多方面”。
- 忤:意為違逆、不順從,如“忤逆”“忤視”等。
組合後表示“在周圍環境中因立場或行為與他人産生沖突”。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觸忤、違逆、抵觸。
- 反義詞:順從、迎合、依附。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因堅持己見或正直行為而與他人(尤其是權勢者)産生矛盾,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中。
5.注意
部分網頁(如)誤将拼音标注為“bǐng làn”,實為錯誤,需以權威來源的“páng wǔ”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旁忤》的意思
《旁忤》是一個動詞,意思是違悖、違抗、違背。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旁忤》共有兩個部首,分别是旁和心。旁忤的總筆畫數是十一畫。
來源
《旁忤》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是古代的一種用法。它的基本意思是對立、相悖。
繁體
《旁忤》的繁體字為「旁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旁忤」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旁誤」或「旁誤巫」。
例句
1. 他旁忤了家長的意願,獨自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2. 孩子們常常因為旁忤老師而受到懲罰。
組詞
組詞可以使用與《旁忤》意思相關的詞彙,例如「旁礙」、「違背」、「不從」。
近義詞
與《旁忤》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違抗」、「違背」、「違反」。
反義詞
與《旁忤》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順從」、「服從」、「遵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